最新消息

蚊帐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手段之一。
儿基会布隆迪办公室图片/Rosalie Colfs

世卫组织回顾抗疟工作20年进展 中国有望获得“无疟疾”认证

世界卫生组织今天发布《2020年世界疟疾报告》,详细分析了最近20年来全球在应对疟疾方面的进展和挑战。报告表示,自2000年至今,各国已成功避免了15亿疟疾病例和760万例死亡,但近年来的进展趋于停滞,2019年全球共有约2.29亿人感染疟疾、40万9000人死亡,与过去四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音频
7'32"
工作人员正在黎巴嫩进行地雷清除工作。
地雷行动小组黎巴嫩办事处图片

《集束弹药公约》通过十周年 你应该知道的五件事

集束弹药攻击范围广大,常常引发军事目标之外的平民伤亡。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弹药在发射后未能按原计划爆炸,在冲突结束后的数年乃至数十年内仍然持续对平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2010年生效的《集束弹药公约》对此类武器的使用提出了明令禁止,在《公约》生效十周年之际,以下是有关集束弹药和《公约》的五大关键内容。

一名联合国工作人员正在调整安理会会议厅内的时钟。(2019年11月图片)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专题报道】安理会改革“再冲锋”:众口依旧难调、共识仍然难寻

有关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问题,几乎从安理会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讨论。但是除了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过一次成员扩充外,安理会的架构迄今为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虽然这一议题被正式列入联合国大会议程也已有40多年,从上世纪90年代起,更是几乎年年成为热议的焦点,然而,究竟要改成什么样尚且不论,就连改革推进的方法和谈判开展的形式,各成员国之间都难以达成共识。

11月16日和17日两天,联大第75届会议再次拾起这个“烫手山芋”。疫情当前、安理会在叙利亚等多个问题上一再“无所作为”,如此严峻的局面能否使今年的讨论产生进展?请听联合国新闻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21'13"
国际空间站途径日本上空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还有俄罗斯的联盟号和进步号宇宙飞船。
美国国家宇航局图片/Scott Kelly

【专题报道】空间地理技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访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空间应用处处长王克然

近年来,空间技术及其应用加速发展,为各个领域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应对新冠大流行、教育、粮食安全农业、能源、减少灾害风险以及增强抵御力建设方面。这些应用不仅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而且对国家发展的规划和决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和欧盟的研究表明,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近40%的具体目标取决于地球观测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那么,在面临新冠挑战、贫困以及气候灾难的亚太地区,空间技术如何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亚太经社会11月18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汇集了亚太国家的应用空间技术和地理空间信息如何解决各项挑战的具体案例,联合国新闻就此对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空间应用处处长王克然进行了采访。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7'56"
世卫组织日内瓦总部。
世卫组织图片

【专题报道】世卫组织65人感染新冠报道引人关注 实情并非那么耸人听闻

11月16日,美联社一篇题为《内部电子邮件显示世卫组织日内瓦工作人员中出现65例新冠感染病例》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世人广泛关注。作为领导世界抗击新冠疫情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世卫组织理应在防范病毒方面表现一流,如果在自己的组织内都不能做到控制病毒传播,其公信力自然受到极大的损害。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许多记者纷纷就这一问题向世卫组织发问,该组织的几位主要官员对于记者提出的诸多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从他们的解释中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世卫组织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一事并不像新闻报道标题中让人觉得的那么耸人听闻。请听联合国新闻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11'28"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普·格兰迪在孟加拉国库图帕龙难民营的一个心理健康中心会见了罗辛亚难民儿童。(2019年4月)
联合国难民署/Will Swanson

【专题报道】竭尽全力让颠沛流离的人回家——访联合国难民署负责人格兰迪

“家” 对于每一个人都有着深刻的含义,家所能给予我们的实属太多,但最根本的是家能够让我们感到安全。当家不再安全时,人们被迫流亡,成为难民,这是一个人可能陷入的最可怕的梦魇之一。帮助颠沛流离的人回家是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普·格兰迪 ( Filippo Grandi  )一生的追求。最近,联合国全球传播事务部副秘书长梅丽莎·弗莱明(Melissa Fleming)在她的播客《夜不能寐》中对格兰迪进行了采访。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20'10"
美国辉瑞制药与德国医药公司(BioNTech)共同开发的新冠候选疫苗。
BioNTech图片

【专题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克雷默:加速新冠疫苗生产 每月或减少5000亿美元损失

继美国辉瑞制药11月9日宣布与德国医药公司(BioNTech)共同开发的新冠候选疫苗能有效阻止90%的感染,美国药企莫德纳(Moderna)16日也宣布,其新冠疫苗三期试验有效性达到94.5%。这一消息似乎给处于新冠“疲劳”状态的民众和疲软的经济带来了一丝希望。那么,在试验出可用疫苗后,如何加速新冠疫苗的生产和分配,尤其确保在发展中国家的公平获取?这正是芝加哥大学教授、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最新研究的焦点。近期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播客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请听联合国新闻张立的报道。

音频
9'57"
1998年7月,1000名抗议者躺倒在罗马斗兽场外,呼吁和支持《罗马规约》的签署。
国际刑事法院图片

【专题报道】美国制裁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受到多国批评

联合国大会于11月2日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国际刑事法院工作报告,并通过决议对法院致力于消除有罪不罚的目标表达了支持。会上,包括法院总部所在地荷兰在内的多个国家,对美国向法院检察官和工作人员实施制裁表达了关切和反对。请听联合国新闻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14'20"
乔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在美国纽约引发大规模反种族歧视游行。
联合国图片/Evan Schneider

【专题报道】人权理事会审议美国人权状况 警察施暴、堕胎和移民问题受到关注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是一个独特的程序,旨在对193个联合国成员国的人权记录进行审议。普遍定期审议是一个由人权理事会主持并由国家主导的程序,每个国家在审议过程中都需就改善国内人权状况而采取的行动及其履行人权义务的情况接受质询。11月9日,美国接受了人权理事会成立以来对其所进行的第三次审议,联合国成员国和作为利益攸关方的人权组织的代表围绕种族歧视、警察施暴、堕胎、移民等问题向美国代表团提出质询。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