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回顾抗疟工作20年进展 中国有望获得“无疟疾”认证

蚊帐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手段之一。
儿基会布隆迪办公室图片/Rosalie Colfs
蚊帐是预防疟疾的有效手段之一。

世卫组织回顾抗疟工作20年进展 中国有望获得“无疟疾”认证

健康及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今天发布《2020年世界疟疾报告》,详细分析了最近20年来全球在应对疟疾方面的进展和挑战。报告表示,自2000年至今,各国已成功避免了15亿疟疾病例和760万例死亡,但近年来的进展趋于停滞,2019年全球共有约2.29亿人感染疟疾、40万9000人死亡,与过去四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这份报告共包含了全球87个国家在疟疾防控方面的最新数据。2019年,中国所在的西太平洋地区共报告疟疾病例约170万例,与2000年的300万例相比下降43%,高风险人群感染率也从5‰降至2‰。

其中,中国已连续三年、马来西亚已连续两年没有报告本土病例,两国均有望在2020年实现正式消除疟疾的目标,中国已于近期向世卫组织申请了“无疟疾”认证。

包括中国云南省、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在内的湄公河流域,在面临抗疟药物耐药性挑战的情况下,仍然在最近20年内成功使疟疾患者数量减少了90%。

但也有部分区域国家出现了疟疾病例上升的趋势,自2015年以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病例数量增加了32%、菲律宾29%、所罗门群岛270%,瓦努阿图20%。其中巴布亚新几内亚占到了西太区2019年全部病例的近80%,该国,以及菲律宾和所罗门群岛,可能无法完成到2020年将疟疾死亡率减少至少40%的目标。

“无疟疾”认证

世卫组织表示,2000-2019年间,共有10个国家获得了该组织的“无疟疾”认证,分别是阿联酋(2007)、摩洛哥(2010)、土库曼斯坦(2010)、亚美尼亚(2011)、吉尔吉斯斯坦(2016)、斯里兰卡(2016)、乌兹别克斯坦(2018)、巴拉圭(2018)、阿根廷(2019)和阿尔及利亚(2019)。

根据世卫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至少连续三年确认无本土病例时,即可申请“无疟疾”认证。除中国外,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也于今年向该组织提交了相关申请,成为中美洲地区第一个提出申请的国家。此外,伊朗、马来西亚和东帝汶也已经连续两年没有报告本土病例,并有望在今年继续保持“无疟疾”势头。

非洲仍是全球疟疾负担最重的地区

报告指出,与过去几年一样,全球疟疾病例的90%以上仍然集中在非洲地区,其中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尼日尔、莫桑比克和布基纳法索六国的病例总数占到全球的50%。

报告表示,虽然自2000年以来,非洲国家通过协同努力,已经将因疟疾而死亡的人数从每年约68万人减少到了38万4000人,但2014年至今的进展速度有所减缓,尤其是在发病率较高的国家。

资金短缺与新冠疫情影响抗疟目标落实

世卫组织表示,由于部分高患病率国家的抗疟工作出现倒退,今年全球将难以实现疟疾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年度指标。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疟疾风险人群感染率约为千分之56,与年度目标千分之35相比落后37%,每10万风险人口的死亡率则在9.8左右,与年度目标7.2相差22%。

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抗疟工作的募款需求为56亿美元,但实际到位的资金仅有30亿,国际和国家层面的资金短缺使得获取药浸蚊帐和儿童抗疟药物等经实践证明有效的防控工具受到严重影响,威胁应对行动进展。

与此同时,新冠疫情的暴发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报告显示,虽然大多数国家都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指南及时调整策略,在遵守防疫规定、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继续开展疟疾防控工作,但防治行动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推迟。

世卫组织担心,疫情对疟疾治疗工作的影响可能导致相当数量的患者死亡。报告发现,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如果有效抗疟药物的获取出现10%的中断或打乱,就可能使因疟疾死亡的人数增加1万9000人,而25-50%的中断则可能使死亡人数上升4万6000到10万人。

在号召各国加大努力和增加投入的同时,世卫组织也呼吁在疟疾防治方面积极开展创新。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要实现在全球,尤其是在高发病率国家彻底消除疟疾的共同目标,很可能需要目前尚未问世的全新应对手段,为此,世卫组织已在去年9月启动“疟疾挑战”,呼吁全球医学工作者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新的抗疟药品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