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专题报道

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夏准教授在参加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发展政策委员会小组讨论会期间接受联合国新闻专访。
联合国新闻/张立

【专题报道】英国脱欧前景不明 多边主义能否生存?——专访剑桥大学教授

今天距离今年3月29日英国预计正式脱离欧盟的日子只有不到400小时,而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提出的脱欧方案遭到议员们一再否决,让脱欧前景不明。自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欧以来,国际社会对此展开的激辩从未停止,不仅关于英国、欧盟和欧洲的未来,更有关该地区一体化机制面临的挑战、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本位主义浪潮的崛起。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发展政策委员会最近就相关问题举行了“多边主义能否生存”(Can multilatralism survive?)的讨论会,联合国新闻在此期间专访了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夏准(Ha-Joon Chang),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9'8"
2017年12月,28岁的缅甸难民、理发师纳吉布拉(Najibullah)在孟加拉国难民营的理发店里为顾客剪头发头发。
联合国难民署图片/Andrew McConnell

【专题报道】 联合国特别报告员:经济不平等是缅甸人权状况的折射

联合国缅甸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李亮喜3月11日向人权理事会提交了她的工作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李亮喜谈及了缅甸最近以来一些令她深感到不安的负面局势发展,包括若开邦和掸邦等地的武装冲突继续造成流离失所,逃到孟加拉国的罗兴亚难民处境绝望,以及对罗兴亚危机的国际司法问责毫无进展等。此外,李亮喜特别指出了缅甸经济中严重的不平等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是缅甸系统性的侵犯人权行为的一种体现,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着这个资源富庶的国家及其人民的经济前景。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6'40"
2018年5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黄河州新原县,世界粮食计划署支持的儿童托儿所和哈松幼儿园的儿童。
世界粮食计划署/Silke Buhr

【专题报道】政治“破冰”尚未惠及人道援助 粮食缺乏仍是最大挑战——访联合国驻朝协调员米什拉

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的朝韩共同入场、到两国首脑的三次相约会晤,再到新加坡与河内的两场“金特会”,从2018年至今,朝鲜半岛局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然而,联合国机构驻朝鲜协调员米什拉(Tapan Mishra)却不无遗憾地向联合国新闻表示,外交领域的进展尚未带来人道主义援助方面的改善,2019年,朝鲜的人道局势依然十分严峻。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6'41"
2012年12月,在苏丹南达尔富尔州反对性别暴力的16天行动中,举行了一个妇女中心(由联非达团性别事务部负责的快效项目)的落成典礼。
图片由黄向荣提供

【专题报道】维持和平与促进两性平等——专访联合国性别事务官员黄向荣

在2010年前后,也就是非盟-联合国达尔富尔混合维和行动执行任务最紧张的时期,在天高地远的苏丹达尔富尔荒漠,可以见到一位中国籍的女性文职维和人员的身影。她满怀无比的热情,带着自己对两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为保护妇女儿童的安全、促进改善女性地位而默默努力地工作着。 她就是目前在联合国维和行动部担任性别事务官员的黄向荣。在3月8日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黄向荣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的采访,向我们讲述了她倾心于性别平等问题的原因,以及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背景下性别平等工作的思考。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21'44"
生活在泰国南部海域的鲸鲨。
联合国开发署泰国办事处图片

【专题报道】2019“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保护海洋生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联合国大会于2013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以赞美野生动植物这一地球自然系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并提高公众的相关认识。今年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以“水下生活:为了人类和地球”为主题,重点关注海洋生物,多位全球知名的演员、歌手、名厨和作家也纷纷身体力行,呼吁大家保护海洋。请听联合国新闻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7'26"
负责调解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和希腊两国国名争端的联合国秘书长个人特使马修-尼米兹
联合国图片/Devra Berkowitz

从“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到“北马其顿共和国”——联合国特使尼米兹讲述解决国名争端20年“奥德赛”之旅

(背景声)

 

2018年6月,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和希腊的领导人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普雷斯帕协议》(Prespa Agreement)。2019年1月,双方的国会正式通过该协议,批准“前南马其顿”正式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从而为困扰该地区长达27年之久的马拉松式的国名争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可能是联合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秘书长特使,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0年。他的年薪仅仅为一美元。历史性的《普雷斯帕协议》签署的那一天,正好是他的79岁生日。这个人就是负责调解两国国名争端的联合国秘书长个人特使马修-尼米兹(Matthew Nimetz)。在尼米兹即将圆满结束使命之际,联合国新闻对他进行了专访,请他讲述了在履行这个看似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请听联合国新闻张静的报道。

 

音频
9'17"
埃及卢克索的妇女在晒西红柿,作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减少西红柿价值链在食物损失活动中的一部分。
© 粮农组织埃及办事处图片

【专题报道】联大主席号召市长们为全球“病症”开“地方处方”

联大主席、厄瓜多尔前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埃斯皮诺萨的带领下, 联合国大会第73届会议被许多人认为是一届充满活力的会期。在第73届会议开幕以来近半年的时间里,埃斯皮诺萨针对多项全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倡议,涉及体面工作、性别平等、移民和难民问题,以及包括杜绝一次性塑料在内的环境行动。 最近,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一次特别活动上,埃斯皮诺萨鼓励世界各城市的市长们着眼于当地,采取切实行动, 解决在国际层面难以应对的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营养。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5'25"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历史学教授塞缪尔·卡索, 他在2007年出版的《谁将写我们的历史?》一书中记录了大屠杀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联合国新闻图片/Elena Vapnitchnaia

【专题报道】谁将书写我们的历史?—— 专访历史学家、犹太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塞缪尔·卡索

新年伊始,一部关于犹太人大屠杀的纪录片《谁将书写我们的历史?》(Who Will Write Our History?)1月28日走进美国影院,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这段极度黑暗的人类历史的关注。这部电影改编自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历史学教授塞缪尔·卡索(Samuel Kassow)2007年出版的同名书籍。书中,卡索以大屠杀幸存者后代的视角,通过波兰历史学家伊曼纽尔·林格布鲁姆(Emanuel Ringelblum)搜集的秘密档案,对这段历史进行还原,也试图重建更具个体化的犹太人的身份认同。联合国新闻近期对塞缪尔·卡索教授进行了专访,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8'21"
叙利亚男孩扎因(Zain Al-Rafei)在黎巴嫩电影纳迪·拉巴基(Nadine Labaki)中饰演主角。
© 难民署图片/Sam Tarling

【专题报道】揭示难民困境的真实电影——迦百农

在入围201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影片中,有一部反映在黎巴嫩的叙利亚难民的生活的影片。它通过儿童的视角展示了当今世界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移民和难民问题。这部电影虽是剧情片,但影片中所讲述的故事和故事发生的场景却是现实的写照。就连影片中主角的扮演者也是黎巴嫩街头的一个真正的难民儿童。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8'31"
委内瑞拉移民与难民来到巴西边境城镇帕卡拉马(Pacaraima)。
国际移民组织图片/Amanda Nero

【专题报道】委内瑞拉危机加深 安理会成员就化解危机出路意见不一

1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国要求下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委内瑞拉局势。主管政治和建设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迪卡洛呼吁通过对话与合作结束目前的危机,但针对如何应对委内瑞拉国内的大规模抗议示威,以及是否支持反对派领袖瓜伊多的“临时总统”身份,安理会各成员国意见不一。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