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

联合国发起“支持马拉拉”倡议 强调受教育是女童的权利(5:42)

今年10月9日,年仅14岁的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ufzai)由于积极呼吁保障女童教育权利而遭到塔利班武装的袭击,身受重伤。为了向这名勇敢的儿童权益倡导者致敬,同时推动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女童教育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人权日这一天,发起了名为“支持马拉拉——受教育是女童的一项权利”的高级别倡议活动。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苑星普的报道。

(马拉拉同期声)

“昨天我做了一个噩梦,梦到了军事直升机和塔利班。自从斯瓦特地区(Swat)的军事行动开始以来,我就开始做这样的梦。妈妈为我做了早饭,我去上学了。我有些害怕去学校,因为塔利班下达了一个命令,禁止所有女孩去上学……”

这是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优素福扎伊2009年在英国广播公司乌尔都语网站发表的博文片段。当时只有11岁的马拉拉以日记的方式,记述了塔利班武装在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开展的焚烧女子学校、恐吓和袭击平民等暴行,由此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她此后继续积极致力于倡导儿童权利、特别是女童受教育的权利,并于2011年获得巴基斯坦政府颁发的首个“国家和平奖”。

“拉丁王子”瑞奇·马丁在联合国讲述“出柜”经历 倡导同性恋权利(6:39)

有着“拉丁王子”美称的国际流行乐坛巨星瑞奇·马丁12月11日现身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在那里举行的有关消除对同性恋等群体歧视问题的高级别活动。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同性恋者承受的巨大压力,呼吁社会各界采取行动,为消除针对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歧视而努力。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苑星普的报道。

(歌曲《生命之杯》片段)

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曲《生命之杯》(The Cup of Life)以其热情奔放、动感十足的旋律风靡全球,也让世界各国的歌迷们记住了它的演唱者——有着国际流行乐坛“拉丁王子”之称的波多黎各裔歌手瑞奇·马丁。

像许多大众偶像一样,马丁的个人情感生活一直是公众和媒体关注的话题。2010年3月,时年38岁的马丁通过其官方网站,宣布了一个被媒体称为“重磅炸弹”的消息:他是一名同性恋者。消息传出之后,马丁在获得成千上万歌迷力挺和广大人权组织支持的同时,冷嘲热讽、侮辱谩骂之声也不绝于耳。

12月11日,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有关消除对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歧视问题的高级别活动上,瑞奇·马丁和包括潘基文秘书长在内的诸多与会者分享了自己作为一个同性恋者当年“出柜”时的感受。

《全球妇女就业趋势》报告揭示就业领域两性不平等状况加剧(5:35)

自本世纪以来,就业领域的两性差距本来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但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扭转了这一积极的态势,使女性所获得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方面落后于男性的状况加剧。这是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布的《2012年全球妇女就业趋势》报告的主要结论。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苑星普的报道。

国际劳工组织12月11日在日内瓦发布了《2012年全球妇女就业趋势》报告。该组织主管就业问题的执行主任萨拉萨尔-西里纳克斯(Jose Manuel Salazar-Xirinachs)在发布仪式上表示,这份报告以失业率、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工作脆弱程度和行业与职业的性别隔离(sectoral and occupational segregation)五个指标为基础,对就业领域女性与男性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自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就业领域的两性差距一度缩小的趋势正在被逆转。

“我的声音,我的权利”——联合国纪念世界人权日(6:56)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联合国人权高专皮莱、缅甸反对党领导人昂山素季等知名人士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权维护者们在这一天纷纷发出呼声,强调所有的人,包括妇女、青年、少数群体、残疾人、土著人民、贫困人口和边缘化群体,都有权在公共生活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参加政治决策过程。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苑星普的报道。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了全世界所有人都应当享有的基本人权和自由,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世界人权日”。

今年人权日的主题是“融入和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并为此提出了“我的声音,我的权利,我的声音至关重要”的口号。在日内瓦办事处当天举行的纪念活动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权活动家围绕今年的主题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皮莱发表致词指出,《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一再申明,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享有直接或通过自由选择的代表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和机会,以及发表意见、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无论是妇女、少数民族、同性恋、残疾人士、移民还是持有某种宗教或政治信仰的人,都应当平等地享有这些权利,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还没有获得这样的权利。

全球2100万人口被迫沦为“现代奴隶”(7:27)

随着时代的变迁,“奴隶”这个词在人类的口头语言中似乎已演变成了一段惨痛、但却非常久远的历史记忆,被人们渐渐遗忘了……然而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仍以不同的形式继续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被奴役的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据联合国统计,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全球仍有高达2000多万人口每天都在犯罪集团的压迫、欺诈和威逼利诱下从事性交易或强迫劳动,过着“现代奴隶”的悲惨生活。联合国呼吁各国切实履行承诺,不断加强打击人口贩运的决心和勇气,并为此出台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在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的克里奥尔语(Créole)里有个专门用来形容一个特殊儿童群体的名词(Restavek),原意是“与某人待在一起”,这里是指被送到城市里为富裕家庭充当佣人的贫困农村孩子,其中65%是年龄在6岁到14岁之间的女孩;她们超长时间工作,不能上学,没有报酬,而且经常遭受打骂和性侵害。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此类儿童在海地目前有将近20万人。现年55岁的卡代特(Jean-Robert Cadet)曾经也是一名这样的幼年家奴。如今,他出版了回忆录《从海地奴隶到美国中产阶级》,并专门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积极致力于打击和消除一切形式的现代奴隶制度。

志愿服务精神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7:25)

12月5日是联大于1985年通过决议设立的“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愿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以强调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使团结、互惠、相互信任的志愿精神发扬光大,并鼓励更多人以志愿者的身份无私奉献,由针对性地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年,联合国将志愿人员日的主题定为:庆祝志愿服务(Celebrate volunteering),以宣传那些默默无闻的志愿人员组织和个人为地方、国家和国际各级推进千年发展目标的行动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利比里亚,这个在2003年刚刚结束了长达14年血腥内战的西非小国,目前是联合国在冲突后社会开展维持和平、建设和平以及国家重建行动的重点地区。这里驻扎着一个阵容庞大的维和特派团,其中包括一支由1万5000名军人组成的多国部队,2000人编制的维和警察部队,近500名文职官员和专家,以及数十名由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派遣的服务人员。内维尔便是其中的一员,他用自己微薄的薪水在当地建立了一所专门为受冲突影响儿童开设的学校。

多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入关键高级别阶段(7:04)

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目前进入关键的第二周、即被认为是大会有可能获得突破的高级别会谈阶段。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卡塔尔埃米尔哈马德、加蓬总统邦戈等多国政要以及来自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部长级代表12月4日出席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呼吁全球采取切实行动,团结一致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在过去一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阵营围绕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气候资金等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谈判未能取得太大进展。人们希望,有着更高授权的各国部长能够让谈判在未来几天摆脱无休止的争吵,加速向前推进。

主办方在高级别会议开幕式前播放了一段特别准备的宣传片:一名年轻的卡塔尔女性在片中呼吁各国行动起来,不再袖手旁观等待他人推动改变。

同期声:“(英语)我的名字叫阿尔玛德胡瑞,今年刚从卡塔尔威尔康乃尔医学院毕业,目前正在纽约接受住院医师培训。我们做医生的要是用拖延的态度对待长期病患,等到病情恶化才行动,那不仅会遭到控告,还会被骂残忍……再小的努力都有意义,再小的步伐都是前进。请各国代表不要再泛泛而谈,行动才是唯一重要的语言。”

菲律宾海外工人难圆回乡梦 农发基金培训项目伸援手(6:25)

到海外工作是许多菲律宾人摆脱贫困的谋生之路。然而,对于许多移民工人来说,在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辛勤工作多年后,回到祖国与家人团聚却仿佛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在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帮助下,不少菲律宾移民工人及其家人学会了理财投资,他们不仅为开始为所在社区做出贡献,更使得自己曾经难圆的回乡梦渐渐成真。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南部约100公里的马比尼县(Mabini)风景如画,新建的地中海式民宅把街道点缀得五彩缤纷。在这个人口不到5万的小镇里,15%的人都在国外务工。来自海外的汇款使马比尼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从一个渔村变成了一个繁荣的城镇。

2007年当选县长的尼诺•维拉纽瓦(Nino Villanueva)对严重依赖海外汇款的当地经济深感忧虑。

维拉纽瓦:“(英文)从前,我们这里是一个农业城镇,现在这里的农业已经寿终正寝。人们开始依靠外国汇款生活,如果欧洲发生危机,这里也会发生危机。”

据统计,每十个菲律宾人当中就有一个在国外打工,菲律宾全国海外务工人口总数约为1000万。每年这些移民工人寄回菲律宾的汇款高达200亿美元,约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但这些钱中的大部分都没有被用于投资或者储蓄,而是消耗在日常生活的开支或者修建自家的住宅上。

联大首次通过决议呼吁消除女性割礼残忍陋习(5:49)

残割女性生殖器(又称女性割礼)是一种可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陋习。这一流传了上千年的习俗屡禁不止,至今仍在全球数十个国家盛行。为加强全世界消除残割女性生殖器做法的努力,负责社会、人道主义和文化事务的联大第三委员会日前首次通过决议,要求各国谴责并惩戒残割女性生殖器的做法,保护妇女和女童不受这一“暴力形式”的伤害。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女性生殖器切割通常被称为“女性割礼”,是一种出于文化、宗教或其他非治疗性理由,部分或全部切除女性外生殖器,或者对女性生殖器官进行其他伤害的所有程序。在有着女性割礼习俗的国家和地区,女孩子往往在四到八岁间接受割礼,人们认为割礼能够证明一个女孩在婚前是否为处女,并且将其作为婚后忠诚度的判断标准。

据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亿2千万到1亿4千万妇女和女童受过女性割礼,此外,每年世界各地还有300万女孩面临着遭受这种残割的危险。

2012年11月26日,在联大第三委员会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布基纳法索代表非洲集团54个国家提交了一项有关女性割礼问题的决议草案。布基纳法索常驻联合国代表科格达(Der Kogda)在发言中称,女性割礼是“针对妇女和女童最致命的暴力形式之一”,而当天联大首次就这一问题的草案进行审议的事实,将有助于推动结束女性割礼的努力。

全球艾滋病防治成效显著 亚太地区及中国形势喜忧参半(7:44)

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之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发布2012年《全球报告》显示,世界在抗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随着获得抗病毒治疗的人数不断增多,2005至2011年间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下降超过25%。在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约三分之一的亚太地区,艾滋病的防治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喜中有忧。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根据艾滋病规划署最新发布的2012年《全球报告》,目前全球共有约340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其中69%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尽管亚太地区的艾滋病感染率仅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1/25,但该地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的总数却高达近500万。

根据报告,与2001年相比,2011年的全球新发艾滋病感染率降低了20%。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Michel Sidibé)指出,过去10年中,由于全球在防治艾滋病方面采取了坚定而积极的措施,在一些艾滋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国家,新发感染率自2001年以来已出现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