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

专题报道:联大全会审议“全球反恐战略”执行情况(6:29)

联合国大会于2006年一致通过了有关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反恐战略》,以协调和加强联合国各个成员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努力。这是联合国全体成员国第一次就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战略达成一致意见。6月28日,第66届联大举行特别会议,对全球反恐战略在世界各国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第三次全面审议。来自50多个国家以及伊斯兰合作组织和欧盟的代表当天在会上陈述了各自在反恐问题上所采取的行动,并就如何协调各国和区域间的反恐合作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第66届联大主席纳赛尔28日主持了此次有关《全球反恐战略》落实情况的两年期审查会议。他在主旨演讲中强调指出,由一份决议和一个行动计划组成的《全球反恐战略》是国际社会打击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恐怖主义的行动进程中的一个“分水岭式”的重要文件。它不但为各国提供了独特的政策框架,更凸显出国际社会同心协力、共抗挑战的意愿和能力。

“联合国公共服务日和谐之声文艺晚会”在纽约总部举行(7:16)

联大于2002年12月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23日设为"联合国公共服务日",这一节日旨在颂扬公共服务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强调发展过程中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为了配合“公共服务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在6月25日在纽约总部联合举行了一场题为“联合国公共服务日和谐之声”的文艺演出。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鼓声)

“2012 联合国公共服务日和谐之声文艺演出”在贝贝打击乐团敲击的一片震耳欲聋的鼓声中拉开帷幕。

(鼓声)

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共同策划的这场文艺演出在长期酝酿之后终于在联合国大会堂与观众见面。此次演出聚集了许多知名的文艺团体,如贝贝打击乐团、甘肃省歌舞剧院以及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美国纽约爱乐乐团首席双簧管演奏者王亮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名誉首席、著名二胡演奏家姜克美也应邀参加了演出。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和夫人侣海林公参、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沙祖康和夫人刘瑾凤、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出席并观看了演出。李保东大使在节目开演前举行的仪式上表示,这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粹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星星你好》音乐)

全球反恐任重道远——专访安理会反恐执行局副主任陈伟雄(9:50)

2001年,美国发生震惊世界的“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造成近3000人罹难。这一事件凸显出全球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促使联大在2006年通过了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提出了防止和打击恐怖主义的一系列措施。在联大即将对这一战略的执行情况进行第三个两年期审查之际,联合国电台记者就全球反恐工作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今后的方向以及中国从中发挥的作用等问题采访了安理会反恐执行局副主任陈伟雄。请听苑星普的报道。

记者:在这个月底,联合国会员国将对2006年9月通过的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审议,在您看来,当前在反恐领域有哪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大家关注和处理的呢?

陈伟雄:首先感谢你给我一个接受采访的机会。我觉得,过两天联合国就要进行审议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的实施情况,这个时刻是非常及时的。我想,有那么几个方面需要我们特别的注意。

“里约+20”峰会闭幕 大会秘书长沙祖康解读会议成果(5:24)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6月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落下帷幕。世界领导人当天一致通过了题为《我们期待的未来》的会议成果文件,提出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并就此作出了庄严承诺。本次会议秘书长、联合国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沙祖康向联合国电台记者详细介绍了本次会议取得的成果。请听苑星普的报道。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秘书长、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沙祖康表示,本次会议是可持续发展领域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共有来自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民间社会、学术界和私营部门的大约5万名代表出席和参与会议及相关活动,其中包括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更重要的是,与会各国在谈判的基础上达成了一份强有力的成果文件,提出了未来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沙祖康:“(英语)首先,会员国决定建立一个有关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包容各方的、透明的政府间进程,以期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目

标,供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这是我们首次就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共识。显然,千年发展目标有固定的期限,但可持续发展目标永远都不会过期。现在这个进程已经启动。其次,我们已经认可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这是一个重要突破,尽管绿色经济的概念早在40年前就已经提出,但这是我们首次支持将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工具。”

众口难调——各方评点“里约+20”峰会成果文件(8:2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或称“里约+20”峰会将在6月22日落下帷幕,届时将通过一份为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指引方向的成果文件。在本次峰会开幕的前一天,各国谈判人员终于就这份成果文件的草案文本基本达成了共识。由于这份文件是各方相互妥协的结果,很难做到让每一方都感到满意,在会议开幕后举行的一般性辩论中,各国代表对成果文件纷纷进行了点评,有些做出了激烈的批评,有些则表示一定程度的满意。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苑星普的报道。

本次“里约+20”峰会的成果文件谈判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在东道国巴西的努力推动下,各国代表在会议开幕的一天前才就巴西汇总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份文本草案达成共识。在6月20日的峰会开幕式上,巴西总统罗塞夫对于文本草案获得各国的接受表示欣慰。

罗塞夫:“(葡萄牙语)这份由各国在会前磋商阶段达成的文本代表了世界各国的共识,这是持有不同立场的国家为了切实迈向我们期待的未来而努力和解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个绝不会抛开1992年所作承诺的决定。然而,仅仅维持过去的成就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更进一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份文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里约+20”峰会开幕 世界领导人共商可持续发展大计

6月20日,包括中国总理温家宝、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在内的一百多位世界领导人齐聚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在那里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或称“里约+20”峰会,共同描绘人类未来发展的蓝图。在当天的一般性辩论环节,各国领导人就可持续发展问题各抒己见。他们的共同呼声是:旧有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发展应兼顾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苑星普的报道。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6月2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由于本次会议距离1992年在里约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就是著名的“地球峰会”时隔20年,因此又被称为“里约+20”峰会。

潘基文秘书长在会议的开幕式上指出,20年前的“地球峰会”将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上了全球议程,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然而,20年来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开展的努力与所面临的挑战相比差得很远,人类的活动超出了地球家园所能够承受的界限,正在使人类自身、特别是那些最贫困、最脆弱的人们的生命与福祉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他希望各国把握本次里约会议的机会,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摈弃分歧,就全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路线达成共识。

共担责任,言出必行——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谈“里约+20”峰会中方立场(6:17)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球峰会”召开20年后,世界各国领导人再次聚首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6月20日至22日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又称“里约+20”会议。这次大会产生的成果文件将成为今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行动纲领。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向媒体介绍了有关这份成果文件的谈判情况以及中国的立场。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苑星普的报道。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是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就是著名的“地球峰会”以及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后,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举行的又一次规模大、级别高的国际会议。本次会议最终通过的成果文件预计将制定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体制框架,成为指导各国行动的纲领。在会议开幕之前,各国代表就成果文件草案的内容进行了多轮谈判。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高级别会议开幕前夕向媒体介绍了中方对于本次会议的期待。

难民署《全球趋势报告》:危机层出不穷 2011年新增难民人数创新高(5:19)

联合国难民署6月18日发布的最新一份《全球趋势报告》指出,2011年,科特迪瓦、利比亚、也门等多个国家的人道主义危机接踵而至,导致全球新增加了430万名流离失所者,其中包括80万难民,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新增难民人数最高的一年,而2012年的前景也不容乐观。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苑星普的报道。

难民署《2011年全球趋势报告》指出,2011年,全球总共有4250万名难民、境内流离失所者和庇护寻求者。尽管和2010年的4370万人相比,2011年的流离失所者总数有所下降,但难民高专古特雷斯表示,这主要是由于难民署及合作伙伴扩大了帮助境内流离失所者返乡的行动,并不意味着人道主义危机的减少。

古特雷斯:“(英语)2011年,世界各地由政治危机导致的难民危机成倍增加。大家记得,首先是科特迪瓦,接下来是利比亚和也门,然后是叙利亚,还有最引人注目的非洲之角和索马里。这导致2011年成为自本世纪以来新增难民人数最多的一年——在430万流离失所者当中,有80万人为了躲避冲突而逃到了其他国家,其余的人则在本国境内流离失所。”

福克兰/马岛主权争端升温 英阿两国外交角力联合国(8:09)

1982年4月初,英国与阿根廷在前者称之为福克兰群岛、后者称其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争议地区爆发了局部冲突;当年6月14日,长达74天的血战最终以英国宣布胜利而告终……在造成近千人丧生的同时,双方关系也因为主权争端而跌入冰点。在英、阿大战结束30周年纪念日的当天,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再次通过决议,敦促英国与阿根廷通过谈判妥善解决该群岛的最终地位问题。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和以英国作为后盾的群岛居民代表当天均亲临会议现场并发表讲话,就领土争端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把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之战形容为:两个秃子争夺一把梳子的战争!事实上,过去30年来,阿根廷和英国围绕这个面积约为1万500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0人的“弹丸之地”的主权争执非但一直没有停息,近期更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年年初,英国威廉王子作为皇家空军搜救飞行员前往群岛执勤,引发阿根廷方面的强烈抗议;阿方随后联同部分南美国家开始对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实施制裁。在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6月14日举行的公开辩论会上,福克兰群岛议员爱德华兹(Roger Edwards)指出,制裁给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权益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里约+20峰会”―利用核技术推动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专访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粮食和农业应用联合司司长梁劬(8:19)

据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从现有的70亿进一步增加并突破90亿大关;与此同时,自然资源不断减少,而需求却不断增加,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如何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所需的水、食物和营养?怎样才能帮助人们走出贫困,并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发展绿色经济到底路在何方?即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的“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联合国电台记者6月14日就此专访了粮农组织/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粮食和农业应用联合司司长梁劬,关注如何另辟蹊径、利用核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并消除贫困。请听程浩的报道:

联合国在1987年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时至今日,它已成为世界各国探寻平衡、持久和绿色发展的指导方针。但可持续发展与核技术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粮食和农业应用联合司司长梁劬介绍,将原子能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际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原子能机构与粮农组织早在1964年便组建了联合机构,正式涉足相关领域,并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