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每年的6月21日是”国际瑜伽日“。
Unsplash/Kike Vega

【专题报道】联合国推崇瑜伽作为后疫情时代的“健康生活方式”

联合国大会于2014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21日定为“国际瑜伽日”,旨在促进全球进一步了解练习瑜伽对于身心健康所带来的益处。这一国际日最初由印度提议设立,并得到了175个成员国的支持。今年,印度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通过线上方式举行了一场题为“瑜伽促进健康生活”的纪念活动。请听联合国新闻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10'56"
纽约市公园东犹太教堂的拉比亚瑟·施奈尔
联合国图片/Evan Schneider

【专题报道】无冕人权外交官与不同宗教间对话推动者——施奈拉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39年,一个在匈牙利避难的犹太男孩为了生存,突发奇想,打了九遍草稿,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信,恳求能够获得签证去美国。不幸的是,这封信石沉大海。所幸的是,这个男孩在大屠杀中得以幸存,而且最终如愿来到美国,不仅成为了一名犹太教拉比,而且将其毕生精力贡献给促进人权和不同宗教间对话的事业。由于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荣获了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发的“总统公民奖”。他就是著名的亚瑟·施奈拉比(Rabbi Arthur Schneier)。最近,施奈拉比接受了联合国负责全球传播事务的副秘书长梅丽莎·弗莱明(Melissa Fleming)的采访,畅谈了从儿时到现在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13'30"
左起:世贸组织总干事奥孔乔-伊韦阿拉、贸发会议代理秘书长杜兰特、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汉密尔顿。
© 世贸组织图片/Bryan Lehmann © 贸发会议图片/Violaine Martin © 贸发会议图片/Timothy Sullivan

【专题报道】全球贸易三大机构女性负责人为国际贸易纳入女性视角

在瑞士的日内瓦坐落着三家全球贸易领域的主要机构: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及国际贸易中心,而现在,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三家机构的领导职务均由女性担任。这三位女性对于贸易和性别问题有何见解,对于促进全球经济从疫情之中复苏又有哪些想法,请听联合国新闻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12'16"
2018年11月,联合国负责人道事务的副秘书长洛科克访问也门萨那的一个流离失所者营地。
联合国人道协调厅/Ammar Al-Hajj

【专题报道】身负重任 不忘初心 —— 联合国人道副秘书长洛科克离任前专访

从南苏丹到叙利亚,从孟加拉国的考克斯巴扎尔地区到萨赫勒、也门、莫桑比克,在世界上许多的冲突和困苦的局势中,人们多次看到一个清瘦的身影,他就是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济协调员马克·洛科克 (Mark Lowcock)。在过去四年的任期中,他对世界各地进行了难以计数的访问,协调惠及上亿人口的全球人道主义援助行动。今年6月18日,洛科克即将正式离任。在离任之际,他从伦敦通过连线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的专访,回顾了四年任期的体会和感受。 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15'51"
舞蹈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一环,但在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的背景下,这样的面对面舞蹈教学无法进行。
联合国新闻图片/黄莉玲

【专题报道】新冠疫苗可保护成人,儿童接种何去何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全球报告的2019冠状病毒感染者数量连续七周出现下降。除了坚持保持社交距离等措施之外,新冠疫苗接种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出是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疫苗供应充裕的国家,接种已经轮到了年龄小至12岁的儿童。但是对于年龄更小的儿童是否应该接种疫苗以及相关的安全性问题,人们还存在着很多的疑问。世卫组织的首席科学家苏米亚·斯瓦米内森(Soumya Swaminathan)就此进行了解答。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8'29"
来自叙利亚的难民运动员桑达将作为东京奥运会难民代表队的一员,参加柔道混合团体项目。
© 难民署图片/Janou Zoet

【专题报道】希望的力量——东京奥运会难民代表队选手“整装待发”

 6月8日,国际奥委会正式公布了参加东京奥运会的难民代表队选手名单,共有29位难民运动员从56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将在七月的东京奥运会上参加12个项目的角逐。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联合国新闻的报道,去认识其中两名即将踏上奥运赛场的难民选手:来自叙利亚、现居荷兰的柔道女运动员桑达,以及来自委内瑞拉、现居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拳击运动员埃尔德里克。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12'33"
马尔代夫的阿卜杜拉·沙希德在当选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六届会议主席后走上讲台。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专题报道】沙希德——来自印度洋海上明珠马尔代夫的新任联大主席

6月7日,联合国大会经过投票,选举来自印度洋上的南亚小岛屿国家马尔代夫的外长阿卜杜拉·沙希德(Abdulla Shahid)担任联合国大会第76届会议主席。虽然这是马尔代夫首次产生一位联合国大会主席,但这已是小岛屿国家第六次获此殊荣。沙希德在当选后发表的胜选感言中感谢国际社会给与马尔代夫和他本人的信任,表示将带着承诺、信念和勇气,在其任期内为了整个地球、为了世界人民和人类共同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11'38"
联合国防止种族灭绝特别顾问爱丽丝·恩德里图
联合国视频截图

【专题报道】从“故事奶奶”到预防种族屠杀——访秘书长特别顾问恩德里图

在尼日利亚中部的一个地区,生活着56个民族,但这些民族之间由于争夺资源、宗教信仰不同和顽固的偏见而存在着纷争和由此引发的暴力。来自肯尼亚的人权工作者爱丽丝·恩德里图(Alice Wairimu Nderitu)在那里进行一年多的调解,她通过讲故事、类比的方式促成了当地社区实现了和解与和平,并被人们尊称为“奶奶”。现在,恩德里图担任联合国防止种族灭绝特别顾问,并在最近接受了联合国负责全球传播事务的副秘书长梅丽莎·弗莱明(Melissa Fleming)的采访。 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15'41"
5月31日,“新冠疫苗获取机制”提供的首批疫苗运抵孟加拉国。
© 儿基会图片/Bashir Ahmed Sujan

【专题报道】“守护同一个世界”——全球领导人承诺实现新冠疫苗公平获取

6月2日,由“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与日本政府共同举办的“守护同一个世界”新冠疫苗获取机制预先市场承诺峰会在线上召开,近40多个国家政府、私营部门和基金会在会上共同承诺向“新冠疫苗获取机制”提供24亿美元资金,并通过包括该机制在内的各种渠道,向中低收入国家捐赠5400万剂疫苗。请听联合国新闻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13'41"
印度尼西亚的一名男子在森林湖泊里钓鱼。
CIFOR/Ricky Martin

【专题报道】世界环境日:恢复生态系统 未来十年是“最后机会“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重构、重建、重塑,联合国环境署粮农组织将从这一天起共同启动“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旨在恢复数十亿公顷的生态系统,从森林到农田,从山峰到深海。生态系统修复意味着预防、制止并逆转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从开发自然到治愈自然。由于世界各地的具体情况和关注重点各不相同,本地方案对于恢复全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联合国新闻今天就带你了解若干城市重构、重建、重塑的良好做法和创新方案。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