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湖北黄石。江苏援鄂医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在医疗队员的防护服上写上名字。
图片由鲁翔提供

【专题报道】援鄂一线医生抗疫实录:来时冰天雪地 归时春暖花开

2020年3月20日,春分。今年的这个春天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湖北人民来说,已经等待了太久——就在春分前两天,湖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新增病例降至零,全国4万2000多名援鄂医护人员也开始凯旋而归。联合国新闻就对其中一位抗疫人员进行了专访,他是来自江苏援鄂医疗队的副总指挥鲁翔。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13'32"
在中国南方湛江市广东医科大学的冠状病毒隔离区,在查房前身穿全套防护服的医生。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供图

【专题报道】中国湛江阻遏新冠疫情城市保卫战——专访广东医科大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张媛莉

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或者灾难的人来说,2019冠状病毒疫情让他们经历了一次可以堪比战争和灾难的紧急状况。目前这场危机每天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在中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然而,除湖北之外,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形成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广东湛江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范例。那么是什么发挥了作用,使疫情得到有效遏制?联合国新闻通过越洋电话,对广东湛江一名在重症医学科工作、治愈了新冠重症患者的医生进行了采访,请她跟我们描述了湛江在阻碍新冠疫情进犯的城市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12'52"
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农业和生物技术实验室研究人员。
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

【专题报道】抗击新冠病毒的硬“核”技术:联合国唯一生物技术实验室努力破谜团

2019冠状病毒构成全球大流行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三呼检测,美国股市四次熔断,各国人民的心情五味杂陈。而在目前的风暴中心欧洲,位于维也纳的联合国系统内唯一的生物技术实验室仍在高速运转,试图破解病毒的谜团。 那么,联合国在开展哪些有关病毒溯源和中间宿主的研究?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病毒检测?联合国新闻为此专访了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粮食和农业应用联合司司长梁劬,听他谈谈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硬“核”技术。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12'23"
2020年3月1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芮心月(Cynthia McCaffrey,图左)将交接证书递交给商务部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副特派员徐兴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上海向中国政府移交最新一批援助中国的医疗物资。这批物资重量超过12吨,将被转运至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及湖北省其他地区,用于支持中国抗击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
儿基会驻华办事处图片/Fang Zhe

【专题报道】关注新冠疫情下妇女与儿童的福祉——访联合国儿基会项目卫生司负责人吕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成立于1946年。70年来,它足迹遍布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支持最迫切需要援助的儿童和年轻人。每当一场人道主义紧急情况发生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都会身处第一线,为儿童和家庭提供能够挽救生命的援助,并为他们带去希望。2019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儿基会是第一家向中国伸出援手的联合国机构,为武汉提供了急需的医疗救援物资。儿基会为何反应如此迅速?在疫情中它还做了些什么,帮助中国与世界儿童?疫情之下,它在完成使命方面都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带着这些问题,联合国新闻记者李茂奇通过视频连线对儿基会项目卫生司的负责人吕薇进行了采访。

音频
13'16"
澳门街头,市民戴着口罩。截至3月17日,澳门累计报告12例确诊病例。10例本土感染病例均已康复出院。另外两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分别来自葡萄牙和西班牙。
Unsplash/Macau Photo Agency

【专题报道】“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疫情的发展轨迹是可以改变的”——专访世卫组织驻华代表高力

从关注“武汉出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到率队进行实地考察,再到协调总干事与联合专家组访华,去年12月以来,高力(Gauden Galea)作为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亲身参与了中国抗击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整个过程。在联合国新闻专访期间,他介绍了世卫组织在中国开展的工作,回应了有关疫情初期预警不及时的质疑,并指出了如今已呈“全球燎原”之势的新冠疫情,对各国卫生系统所带来的挑战。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14'14"
在许多雇主指示员工在家工作后,纽约的通勤高峰人数已经减少。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专题报道】疫情过后返工或疫情之下仍坚守工作岗位——世卫组织官员提醒防疫事项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各地的人们已经陆续开始返回工作岗位。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以及欧洲大陆,疫情仍在继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仍有许多人还在办公室上班。无论是疫情好转返工,还是在疫情继续恶化的条件下坚守工作岗位,人们都不免会为工作场所是否安全感到担心。世界卫生组织新发疾病和动物传染病方面的专家罗萨蒙德·刘易斯(Rosamund Lewis)就此接受了采访,回答了工作场所在疫情下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和解决之道。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8'2"
2017年1月26日,在朝鲜松川县,一名妇女正在排队领取分发的食品。
世界粮食计划署图片/Colin Kampschoer

【专题报道】联合国人权专家:朝鲜女性人权状况亟待改善

3月9日,联合国朝鲜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金塔纳在日内瓦向人权理事会第43次会议提交了有关朝鲜人权状况的最新报告,对朝鲜整体人权状况、与联合国人权机制的合作,以及对朝制裁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汇报,并特别强调了朝鲜女性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请听联合国新闻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7'46"
佩戴口罩的乘务员行走在中国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图片来自: 满艺

【专题报道】走出疫情看世界:“新冠”之下的亚洲应如何提振经济?

2019年,世界经济经历了自金融危机以来增长率最低的一年,人们期盼着在2020年能够迎来“触底反弹”。然而,在今年第一季度,一场始料未及的冠状病毒疫情打碎了人们的这一希望。在持续的疫情面前,人们不禁都在期待,何时才能约上好友下下馆子?何时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体育迷是否还能共享东京奥运会盛事呢?说到底,这些问题的根本都在于,如何在抗“疫”的同时减少经济上的负面影响?联合国新闻带着这些问题,对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贸易、投资与创新司司长米娅·米基奇(Mia Mikic)进行了采访。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7'37"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首席代表罗世礼
联合国新闻/李茂奇

【专题报道】“新冠疫情”下的中国与联合国:北京来函——对话联合国驻华协调员、首席代表罗世礼

2020年的这个春天或许注定有些不同寻常。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这个春天,自2016年起担任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兼首席代表的罗世礼从疫情一开始就寸步没有离开中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这一个多月来,联合国系统在中国都做了些什么?疫情对联合国在中国的工作有哪些影响?如何评价中国对疫情所做出的反应?带着这些问题,联合国新闻通过连线对罗世礼进行了采访。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9'10"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3月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记者会,向各大媒体常驻联合国的记者通报了安理会本月的工作重点
联合国新闻图片

【专题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我们离最终战胜疫情已经并不遥远

依照次序,中国在3月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作为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3月2日根据惯例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记者会,向各大媒体常驻联合国的记者通报了安理会本月的工作重点。尽管他事先提醒各位记者提问尽量集中在安理会授权处理的问题上,但记者在提问时涉及最多的还是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问题。张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抗击冠状病毒的斗争正在取得巨大进展,形势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随着春天的到来,离最终战胜疫情并不遥远。请看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