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援鄂一线医生抗疫实录:来时冰天雪地 归时春暖花开

湖北黄石。江苏援鄂医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在医疗队员的防护服上写上名字。
图片由鲁翔提供
湖北黄石。江苏援鄂医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院长鲁翔在医疗队员的防护服上写上名字。

【专题报道】援鄂一线医生抗疫实录:来时冰天雪地 归时春暖花开

健康及卫生

2020年3月20日,春分。今年的这个春天对于中国人民,尤其是湖北人民来说,已经等待了太久——就在春分前两天,湖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新增病例降至零,全国4万2000多名援鄂医护人员也开始凯旋而归。联合国新闻就对其中一位抗疫人员进行了专访,他是来自江苏援鄂医疗队的副总指挥鲁翔。请听张立的报道。

2020年3月23日,北京时间晚上9点半,来自江苏的援鄂医生鲁翔在湖北黄石通过越洋电话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医护人员分批撤离之际,他和他的122名队员仍留守在那里。

鲁翔:“现在武汉的新增病人归零,已经有5天了。因此好消息也是逐步的,从全国到我们湖北省的各个地市,然后到武汉。黄石治愈率已经超过了96%。我们最多的时候在院的有800个病人,病人总数是1015,但是现在确诊的在院病人只剩下4个。因此对我们医生来说,尤其是到前线打仗的这些队伍来说,我们的心里还是非常宽慰的,这种欣喜是难以言表的。当然,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离回家的时间越来越近。”

 

鲁翔与医疗队员与一名康复病人合影。
图片由鲁翔提供
鲁翔与医疗队员与一名康复病人合影。

 

作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黄石与武汉之间的人员往来非常密切,因此也是此次中国 “一省包一市”援鄂抗疫行动的重点地区之一。

鲁翔:“我们当时第1批人员是310人,其中100位医生,200位护士,4位疾控人员,6位管理人员,包括我。2月11号,从南京专机飞武汉,我们当天晚上到达黄石,然后我们到2月24号,又有了第2批医疗队员,总共362人。

自一月底中国湖北暴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来,来自全国29个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军队的346支医疗队、4万20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和湖北医务工作者一起,打响了荡气回肠的生命保卫战。在这次战“疫”中,江苏省派出了2800多名医护人员,位列全国之首,其中2400多人都驻守在武汉。鲁翔领导的南京医科大学逸夫附属医院从疫情暴发初期就接到了援鄂任务。

鲁翔:“我们是24号,医院接到通知,派医疗队员参加江苏对口支援湖北,当时是武汉,因此元月25号,我们医院第1批医务人员是6位,以重症的医生和护士、 ICU的医生和护士为主,参加江苏的第1批医疗队,奔赴武汉。”

 

江苏医疗队出征湖北黄石,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图片由鲁翔提供
江苏医疗队出征湖北黄石,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鲁翔说,当时正值春节,正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但得知湖北需要立即援助,医院的工作人员纷纷热烈响应,希望能有机会上前线完成白衣天使的使命。

鲁翔:“根据要求,呼吸科、感染科、重症科的医生,我们就在医院征求大家的意见。谁报名愿意去?医院的医务人员,尤其是青年骨干,都非常的踊跃。我们每一批都是有大概5倍、10倍的人员报名要求去。因此我们每批队员都是在众多的候选人当中,踊跃报名的人员当中,来选最适合的人。因此我们派出来的人可以说真的是精兵强将。”

“一夜成军”

机场火车站,火车站机场,在送走了三批队员之后,鲁翔预感到自己也将被派驻前线。看着同事们纷纷上阵杀毒,从医30多年的他也强烈地希望能将自己的经验贡献给一线,但又深知疫情之严峻和压力之巨大。然而,2月10号的一通电话打破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鲁翔:“10号上午通知我,你准备带队去黄石。在之后不到24小时的时间,我一方面压力很大,因为要带310个人的临时组建的医疗队,来自于十几家医院,大部分的医务人员我并不熟悉,黄石我也不熟悉,但是,毕竟我自己做过20年的院长,做了30多年的医生,我相信我的管理经验和本身的医生的经历,到前线,应该是可以发挥作用的。所有的队员也都是非常自发的、非常踊跃的愿意去参加这场战斗。因此我把它称之为一夜成军。我想这种心情既紧张又有压力,但是也充满着信心。” 

 

江苏援鄂医生鲁翔与医疗队员进行沟通。
图片由鲁翔提供
江苏援鄂医生鲁翔与医疗队员进行沟通。

 

11日深夜,医疗队抵达黄石,那时正是疫情的高峰期,当地8家医院都挤满了病人,是战役最困难的时候。

鲁翔:“当时黄石的发病已经接近最高峰了。到目前为止,黄石市是1015个病人发病病人,我们到的时候,它已经接近800人,可以说是发病的人数最高峰的时候,所以重症病人已经开始出现了,重症病人接近100个,而且8家医院全部塞得满满的。医务人员非常的疲劳,而且当时全国,尤其是湖北全省的病人都在高发期,因此防护的物资非常的紧缺。因此我们医疗队抵达的时间点,可以说是它最困难的时候,战争最紧张的时候。是真的很困难,所以条件不够,加上又没有好办法,这个打仗,你没有一个好的战场,又没有武器,怎么打仗?”

“没有武器,这仗怎么打?”

在抵达黄石之后最初的两个星期,鲁翔和队员几乎每天早上从7点开始工作到夜里12点、1点、2点,甚至4点,几乎没有时间吃饭,更不用说和家人联络。他对医院进行改造来增加床位,让重症病人集中在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还当起了临时装修工,组织队员连夜扩建出一些符合要求的ICU病房,最终将800多名病人安顿了下来。

 

鲁翔收到的来自病人的感谢信。
图片由鲁翔提供
鲁翔收到的来自病人的感谢信。

 

鲁翔: “在8家医院保证了床等人、呼吸机等人等等这样的一个充足的治疗,进入到了这种有序的状态,物资也有了保障,设备经过大量的改造,我们大概在当地把8家医院原来不符合‘三区两通道’隔离病房的病房,我们从医院别的地方敲下来的门就有十几扇,然后拿到这些病房里面改造,让它变成符合感染管理的三区两通道的传染病病房。当时春节期间工厂都停工了,商店都没有开门,所以很多木板、很多门都是从别的不用的病房里面拆下来的,放到这边来,连夜施工,我们大概两天时间改造出了将近100张床位和4个ICU。这样后面的一个星期才慢慢的进入到了有序的状况。”

鲁翔说,到目前为止,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但在治疗过程中,仍有很多令人鼓舞的故事,比如93岁重症病人成功康复的故事,第2次呼吸机插管后康复出院的故事,因此,他表示,治疗新冠的关键是尽早发现,尽早就医。

鲁翔:“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的康复者血浆,我们在第一时间用康复者的血浆,用到这些病人身上,因为当时病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危重症我们束手无策。所以我们在很早的时间,在国家康复者血浆的推荐指南版本出来之前,我们就用了第1例康复者血浆,因此我们黄石市大概一共采了1万多毫升康复者血浆,其中有4350毫升是我通过媒体呼吁江苏的肺炎病人捐献的血浆从江苏带到了湖北黄石,用到了病人身上,然后这些重症病人和危重症病人,通过我们一系列的治疗方案,包括托珠单抗、包括干细胞,包括磷酸氯喹等等这些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后,我们才有了一些把握和方案,从非常沮丧、无奈的这种状态,才转为一种可控的状态,我们的心情才舒了一口气。”

"医生不怕吃苦受累,就怕不被理解”

从困难,到沮丧、无奈,再到成功治愈96%的病人,鲁翔表示,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与理解给一线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和能量。

 

江苏援鄂医生鲁翔在黄石救治新型冠状肺炎病人期间写下的日记。
图片由鲁翔提供
江苏援鄂医生鲁翔在黄石救治新型冠状肺炎病人期间写下的日记。

 

鲁翔:“当时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的这些组织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跟习近平总书记对话,到武汉来考察,那么这些国际组织对中国抗击疫情过程的客观的评价和正确的认识和引导,向全世界传达正确的信息,我觉得这也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和支持。因为我们做正确的事情不被别人误解,大家能够正确地理解,我觉得是最重要的。我们自己吃一点苦,我觉得没有关系,医生可能普遍有这种心情,我们不怕苦,我们也不怕累,吃点苦,受点累没有关系。但是别人能够正确的理解我,不要误解我,尤其是在困难的时候。”

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湖北新增病例大幅减少,这令鲁翔感到十分欣慰,但对于他这位队长来说,更重要的是,这批310名奔赴黄石的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病毒。

鲁翔:“我作为一个队长,我最大的责任,我带出来的多少人,我得一个不少的带回去。因此除了我自己以外,我更担心的是队员,比担心我自己要严重多了。在病人几乎全部出院的同时,我们的医疗队员和当地的医务人员,没有一个感染,这是我们最欣慰的另外一件事情。”

莫因恐慌而辗转别处

面对全球大流行,鲁翔强调,新型冠状肺炎在每个国家的死亡率大致上应该是一样的。他反复呼吁大家不要恐慌。 

 

江苏医疗队出征湖北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图片由鲁翔提供
江苏医疗队出征湖北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鲁翔:“武汉后来突然增加很多病例,是因为病人恐慌,都到医院去看病,然后形成了这种交叉感染。我希望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医院都应该重视医院的交叉感染的防控。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经验。另外一个我有一个强烈的建议,不要因为恐慌、哪个地方病例多一点了,就赶快坐飞机,坐火车逃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错了。坐飞机跟坐火车的过程本身,实际上是高度危险的。我们这个世界很大,任何一个城市都很大,有足够的空间让你去回避这种接触。因此我建议在疫情高峰的时候不要去长途坐火车、坐飞机,宁愿在当地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你自己把自己隔离起来,居家不出去、洗手、戴口罩就行了。一旦检测是阳性的,不论你轻重都要密切的观察,防止轻症变重症,重症变危重症。这个一定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等到很重了,治疗效果都不好。”

 
下周,这支医疗队即将圆满完成任务,回归家乡。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愿中国的一线抗疫者和他们的故事能给病毒肆虐的世界带来一些希望和慰藉。

张立,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