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中国湛江阻遏新冠疫情城市保卫战——专访广东医科大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张媛莉

在中国南方湛江市广东医科大学的冠状病毒隔离区,在查房前身穿全套防护服的医生。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供图
在中国南方湛江市广东医科大学的冠状病毒隔离区,在查房前身穿全套防护服的医生。

【专题报道】中国湛江阻遏新冠疫情城市保卫战——专访广东医科大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张媛莉

健康及卫生

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或者灾难的人来说,2019冠状病毒疫情让他们经历了一次可以堪比战争和灾难的紧急状况。目前这场危机每天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在中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蔓延。然而,除湖北之外,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形成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广东湛江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范例。那么是什么发挥了作用,使疫情得到有效遏制?联合国新闻通过越洋电话,对广东湛江一名在重症医学科工作、治愈了新冠重症患者的医生进行了采访,请她跟我们描述了湛江在阻碍新冠疫情进犯的城市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湛江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海港城市,与许多湖北之外的其他省份一样,湛江受2019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并不严重,在这800万人口的城市,仅出现了23例病例。

湛江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医师张媛莉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及时和严格的控制措施,任何地方的疫情都有可能演变为社区感染、酿成大灾难。

张媛莉:“我们第1个病例应该是1月14号,在我们医院诊断出来的。湛江第一例病人是从武汉回来的,大家都很警惕。卫健局就已经整个行动起来,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小组,然后每个医院也有团队,还有CDC来监控,政府在各个部门、各个地点都设了检测,所以我们早期就防得比较严,没有造成扩散。回顾我们所有的病例,都没有二次病毒传播,所有病例都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与湖北回来的感染者接触),哪些地方是患者曾经去过的或者哪些人是患者曾接触过的,都可追踪立刻进行消毒或隔离观察,网络也有大数据公布患者曾经活动过的地方提醒市民注意。一旦病原扩开来了,你就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

湛江的23个病例中,有3个是没有症状的感染者,有一些轻症患者,3名重症患者均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重症病房接受隔离治疗。

 

湛江第二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成功治愈出院,与参加救治的张媛莉医生及同事们合影留念。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供图
湛江第二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成功治愈出院,与参加救治的张媛莉医生及同事们合影留念。

 

张媛莉:“我们湛江是广东省出现病例比较早的城市,因为我们有直航的飞机从武汉直飞湛江。但是我们很幸运,因为病人比较自觉,她戴着口罩,她在武汉发病,看了两个医院,都住不上院,她就回湛江来治病。我们立刻就把她隔离起来,她就没有接触其他人。另外一个患者是老人家,他是从武汉回来湛江过春节,他回来9天后才看病住院的,但所幸他只是传给他老伴。还有一些是家庭内的传播,都没有造成大范围的传播,我们发现后也都把他们整个家都隔离了。在医院外,还有网络监控或者大数据帮助我们去分析,可以通过他的手机追踪到他的活动轨迹,看看他去过哪里,大数据就派上用处了,想隐瞒接触史都很难了。整个社会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个疫情,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所以防控比较得力。”

从陆路去海南度假,湛江是必经之路。春节期间,湛江也由此接待了许多来自湖北的人,在紧张的疫情中,这一群体有可能是携带病毒的高危人群。

张媛莉:“湛江的徐闻市,跟海南就隔着琼州海峡隔海相望,当时有一些湖北的人想去海南过春节,但是他们到了海南,海南不让他们上岛,我们在徐闻就专门开辟了酒店,把他们单独隔离起来,给他们供应食宿。湛江在这一点上是一个很温暖的城市,接收了很多武汉人,湛江市区也有开放宾馆接待他们,就是说让他们隔离观察起来,这样就不会跟其他市民接触。”

面对不断发展的疫情,中国的医疗机构以迅疾的速度六次发布和更新了治疗患者的临床指南,而且从上至下全面贯彻。世界卫生组织-中国2019冠状病毒疫情联合考察组的国际专家们对这一速度和效率倍加称赞。 

张媛莉:“对感染者的分类,一个是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他也是会传染的。另外轻型就是普通的感冒,没有肺炎,病人就是发烧乏力。还有普通型,就如同普通肺炎表现,然后是重型和危重型。我们早期不分得很清楚,现在我们国家是这样分的。国家有很明确的要求,这个病例是属于哪一型,它要求填写统计数据,每天都要上报。做了很多功课,我们收了三例重症,我们觉得治疗上难度没有特别艰难,但是文书上要做好多记录,每天都要上报市里,再报到省里,最好再报到国家。市长、局长和疾控中心等政府工作人员都跟我们医生一样,整个春节没有任何休息,大家都连轴转。”

 

位于湛江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媛莉(左三)在工作中。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供图
位于湛江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媛莉(左三)在工作中。

 

进入隔离区,尤其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对患者来说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张媛莉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要给他们做认真细致的心理疏导,更重要的是,同时要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谨慎地制定治疗方案,毕竟目前并没有针对冠状病毒的特效药。

张媛莉:“我们很关注普通型转到重型的病例,一旦转到重型,就是病人的肺部病变在进展。很多时候他就会缺氧,主要指肺部的氧合指数下降,表现为呼吸困难,病人会感觉到没力气,走路会拖,活动后他很气促,胸闷。很多时候病人也会发烧,有的病人也不烧。当然新冠的病人都有血常规的表现,血常规淋巴细胞比较低,免疫力下降。重症的时候,病人呼吸困难,给氧是最重要的。在我们ICU都是给高流量湿化氧疗,无创面罩给氧,在我们医院因为病人没有到达危重型,所以没有去做有创的机械通气,有创就是要尽早插气管道管给氧。病人如果免疫力下降,我们会采取免疫支持治疗。我们会给他用一些免疫增强剂。我们还很早就进行了中医中药的干预,我们几个病人发烧的,中药一般一用24小时就退烧,他退了烧之后,我们又得换方,中医科的教授全程会诊支持,整个治疗过程我们都没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此外我们还要预防细菌感染,因为有一例病人他是蛮大年纪,本身就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合并细菌感染的,我们还要预防细菌感染,但是不能用太广谱、太强效的抗菌药物,我们都是密切监测下谨慎使用。”

经过精心的治疗,湛江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地治愈了三名重型患者,而且医护人员没有一人感染。

张媛莉:“一般的普通防护就是戴外科口罩,戴手套,戴帽子,穿一般的隔离衣,就可以了。二级防护我们要带N95口罩了。如果有些门诊是高危门诊,一般都要二级,你可能会接触到病人呼出来的空气,然后需要护目镜。三级主要用于高危操作,我要给病人气管插管,或者我给他要做纤支镜,他会产生气溶胶,或者他会大量喷出含病毒量比较高的气体,就像这种高风险的操作,需要三级防护,要戴一个头盔,或者这种全封闭式的面罩。在我们的病房里是二级,有特殊操作的话,我们做三级防护,要整个封闭起来,不接触任何这种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者气溶胶。” 

张媛莉医生告诉我们,由于医院里平时也很少使用2、3级防护,因此并不是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全面了解2、3级防护装备的穿戴。医院为此还进行了专门的演练,并设专人监督,强化正确穿戴防护服。

张媛莉:“穿戴防护服我们当时觉得好像应该看一遍就懂了,实际上我们发现是一定要穿一遍的。所有的防护如果没有演练过是不行的。虽然当时我们是全科都去轮流穿了,练到每个人都会穿了,后来我们还发现这样子还不够安全,我们就设了监督员,就是说你进隔离区,就是污染区之前,你自己穿,还要有个人在那做监督,看着你穿。因为防护服一层一层的,你该穿哪个,该戴哪个,该脱哪个,内外是要注意的,不要污染,穿上去可能要求不高,因为都干净,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污染到里面。”

对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医疗机构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而措手不及,张媛莉表示感同身受。她强调迅速隔离核酸阳性病人的重要性,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病人安置在一起,因为他们之间不存在交叉感染的问题。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人不能居家,因为居家会造成家庭性的聚集感染。

张媛莉:“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是绝不赞成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接触病人的,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我个人从情感上都是不能接受的,好像这是自己的战友,要这样赤膊上阵,因为培养医生要很长的一个周期,所以没有防护,宁可减少人去接触。如果你只有这么多件防护服,你就不要那么多医生去看病人。我当时收治的病人,我就一个人看。如果他们都是确诊了,那没所谓,你可以同时看两个确诊的病人,他们不存在什么交叉感染,但一定要争取到防护服。”

 

位于湛江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媛莉(中)与同事准备开展用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技术。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供图
位于湛江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媛莉(中)与同事准备开展用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技术。

 

当被问道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是否为自己的安危感到担忧时,张媛莉医生的回答即简单又坦然,充分体现了一位医务工作者的人道精神和奉献精神。

张媛莉:“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自己没有想太多,反正就觉得这是工作需要,我们都得去。”

黄莉玲,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