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在泰国, 人们用美沙酮替代疗法减少对海洛因一类的阿片类药物的依赖。
世界银行/Trinn Suwannapha

【专题报道】2018年世界毒品报告:处方药物滥用扩大 可卡因和鸦片产量创历史新高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今天发表的最新《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处方药物的非医疗使用正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和执法的主要威胁。报告指出,阿片类药物造成的伤害最大,占吸毒死亡人数的76 %。该办公室今天在联合国驻日内瓦、维也纳和内罗毕办事处和联合国纽约总部同时发布了这份报告。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8'27"
在南苏丹中赤道州的蒙杜,洛科克与当地利益相关方讨论人道主义形势。蒙杜由南苏丹南部武装“苏丹人民解放军反对派”控制。
南苏丹特派团图片/Eric Kanalstein

【专题报道】发展才是应对南苏丹人道主义危机的长期解决方案——联合国紧急救济协调员洛科克访问归来谈化解该国危机之道

成立于2011年的南苏丹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然而,由于部族之间的冲突、对石油资源和国家权力的争夺,这个国家几乎从独立之日起就陷入动荡之中,人道主义形势日趋严峻。联合国负责人道救援事务的副秘书长洛科克(Mark Lowcock)在接受联合国新闻专访时表示,停止冲突、致力发展,才是改善南苏丹百姓生计的长期解决方案。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中国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王小洪率团出席联合国第二届警察首脑峰会并接受联合国新闻的专访。
联合国新闻/Nam Cho

【采访】加大维和警察能力建设投入 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更大作用——专访中国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王小洪

来自100余个国家的警察首脑和代表6月21日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合国第二届警察首脑会议。中国公安部常务副部长王小洪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此次峰会,并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新闻在会议间隙对王小洪进行了专访,请他就中国参与联合国警察维和行动的现状和未来设想进行了介绍。

音频时长
13'2"
中国警察在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接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检阅。
联合国驻华办事处/赵昀

【专题报道】联合国警察在解决冲突、重建和平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专访联合国维和行动部警察司副司长杨少文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成员国警察峰会——联合国警察首脑会议今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来自193个成员国的警察首脑、执法部门负责人和代表参加此次盛会。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如何提高警察的能力、发挥警察的更大作用,来消除冲突,重建和平。会议召开前,联合国新闻采访了联合国维和行动部警察司副司长杨少文,请他就联合国警察的定位和作用以及此次会议的一些特点向我们做了介绍。请听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7'8"
联合国安理会于今年4月29日访问位于孟加拉国的考克斯巴扎难民营时,成千上万的罗兴亚难民聚集在路边,许多人手持标语,表示希望得到公正对待,并列出了自愿返回若开邦的条件。
难民署图片/CAROLINE GLUCK

【专题报道】世界难民日:联合国呼吁为“颠沛流离者”提供容身之地

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相当于每110人当中就有1人流离失所;2540万人为了逃离冲突和迫害而离开自己的国家成为难民,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五个国家:叙利亚、阿富汗、南苏丹、缅甸和索马里。2017年的每一天,平均有4万4500人流离失所,也就是说,每两秒就有一人流离失所。在今天“世界难民日”到来之际,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再次印证了全球难民问题正变得越发严峻。全球必须承担共同的责任,对难民予以声援,让他们得以生存、融入、发展,并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实现自身的潜能。请听联合国新闻张立的报道。

音频
8'30"
孟加拉国考克斯巴扎地区难民营中的一位罗兴亚妇女。
世界粮食计划署图片/Saikat Mojumder

专题报道:罗兴亚妇女和女孩的安全危机——专访冲突中性暴力问题特别代表

到今年6月底,缅甸罗兴亚难民危机爆发将满十个月。“十月”也是中国人常说的“十月怀胎”中的孕期。数万名在孟加拉国避难的罗兴亚妇女和女孩将在这个月陆续诞下她们在这场残忍的大规模暴力中因强奸而受孕的婴儿。最近,联合国秘书长冲突中性暴力问题特别代表普拉米拉·帕腾(Pramila Patten)再次访问了罗兴亚难民营,了解那里的妇女和女孩的艰难处境。

音频
8'8"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即将会晤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记者会,强调强调和平与可核查的无核化进程应是双方共同的目标,联合国相关机构随时准备为此提供支持。
联合国图片/Manuel Elias

【专题报道】古特雷斯:抓住“金特会”机遇 为半岛与全球和平而努力

全球瞩目的“金特会”即将举行之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记者会,强调和平与可核查的无核化进程应是双方共同的目标,联合国相关机构随时准备为此提供支持。此外,朝鲜的人道主义和人权状况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4'58"
塑料污染正在威胁地球海洋中的生物。
Saeed Rashid

【专题报道】世界海洋日:保护海洋 向塑料污染宣战

世界的海洋,以其温度、化学成分、洋流和生物,驱动着全人类居住的地球系统。然而,目前全球多达40%的海洋被认为受到了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包括污染、渔业耗竭、沿海栖息地的丧失等。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旨在让公众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从而发起全球性海洋公民运动,动员并团结全世界民众参与世界海洋的可持续管理。今年的主题是“清洁我们的海洋”,行动重点是防止塑料污染,鼓励寻找解决方案,改善海洋的健康。 请听联合国新闻张立的报道。

音频
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