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专题报道

北京的雾霾天气说明治理空气污染刻不容缓。
世界银行图片/Wu Zhiyi

【专题报道】联合国环境署:采取减少空气污染措施可以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研究显示,亚太地区约有40亿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92 %——暴露在可对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的空气污染的环境之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0月3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如果实施25项简单且经济有效的措施,到2030年,数百万人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生活在亚洲的10亿人可以呼吸到清洁的空气。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7'1"
联合国总部大会堂,一名安保人员正在会场内执勤。
联合国新闻/Loey Felipe

专题报道: 联合国为帮助员工应对特殊工作场所造成的精神卫生问题发起新战略

联合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工作环境。联合国系统在世界各地一共有8万多名工作人员,但他们往往出现在最危险、最被世界所遗忘的角落,身处充满武装冲突、残酷暴行、社会动荡、侵犯人权、自然灾害以及饥饿与疾病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这些工作人员面临着常人难以想像心理挑战,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心理困境,甚至精神疾患。为了更好地支持联合国系统的工作人员,同时也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世界各地的人民,秘书长古特雷斯在10月16日发起了“联合国系统工作场所精神卫生和健康战略”: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建设一个更加健康的工作队伍。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9'23"
菲律宾的一位农民正在水田里种植水稻。
粮农组织图片/Ryanwil Baldovino

【专题报道】世界粮食日:粮食就是生命 共同为实现“零饥饿”目标而努力

食物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以纪念粮农组织成立,并在全球范围内提高对饥饿状况、粮食安全以及营养膳食的意识,推动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提出的“零饥饿”目标。今年的世界粮食日,粮农组织走访了世界各地的农民和农业学家,探寻食物对于他们的意义,以及他们为实现“零饥饿”所付出的努力。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7'
2018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纳迪亚•穆拉德是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人口贩运幸存者尊严亲善大使。 在2017年拍摄的这张照片中,她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小组讨论。
联合国图片/Manuel Elias

【专题报道】 联合国亲善大使穆拉德和刚果(金)医生穆韦格荣获诺贝尔和平奖

瑞典的诺贝尔委员会今天宣布,201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两位捍卫冲突中性暴力受害者权利的人士:来自伊拉克的雅兹迪人权活动家、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第一位维护人口贩运幸存者尊严亲善大使纳迪亚·穆拉德(Nadia Murad)和致力于帮助刚果民主共和国性暴力受害者的妇科医生丹尼斯·穆韦格(Denis Mukwege)。联合国在获悉这一喜讯后表示,诺贝尔委员会的这一决定将有助于结束将性暴力用作战争武器的做法。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