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人工智能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支持在实现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取得进展做出贡献。
联合国图片Elma Okic

【音频专题】“联合国是唯一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协调机构”——专访中科院专家曾毅

为了让人工智能最大程度地造福于全人类,同时遏制它可能带来的风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就人工智能的治理进行多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多学科共治的全球性对话,并为此在今年10月底组建了一个高级别咨询机构。作为该机构39名专家当中的一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毅日前接受了《联合国新闻》邹合义的专访。他在畅谈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挑战的同时,也对其全球治理体系和咨询机构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音频
14'39"
教科文组织表示,新闻记者仍是一个危险的职业。与往年一样,2018-19年间,电视记者和本地媒体记者仍是暴力事件最主要的受害者。
联合国图片/Sylvain Liechti

【音频专题】“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电视新闻报道能够带来公共政策的重大变革——专访资深电视记者闾丘露薇

电视是传播信息、引导和影响公众舆论的主要工具,是当今世界交流和全球化的象征。1996年11月21日至22日,联合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电视论坛,主要媒体人物在联合国的主持下齐聚一堂,讨论电视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同年,联合国大会将11月21日定为“世界电视日”。在今年的“世界电视日”之际,《联合国新闻》就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采访了《凤凰卫视》前著名记者、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闾丘露薇。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音频
13'12"
保护所有移民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委员会主席埃德加·科尔索·索萨(Edgar CORZO SOSA)。
联合国新闻

【音频专题】移民,你的权利与你同行——专访联合国移民工人权利委员会主席科尔索·索萨

在世界各地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移民往往承担着最为繁重、薪酬最低的工作,他们的社会保障度往往也是最低的,甚至没有。即使是这样,在很多吸纳移民的目的地国,仍然存在着排外情绪,充斥着各种各样抵制移民的言论。对于这些现象,联合国的人权专家是如何看待的呢?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9'54"
蓝色循环动员渔民对海洋塑料垃圾进行收集和分类。
蓝色循环供图

【音频专题】以数字技术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开创一条“蓝色循环”之路

废弃塑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积累起来,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目前海洋中的塑料大约在7500万至2亿吨之间。如何消除这些漂浮在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帮助恢复海洋生态环境是一项全球挑战。发起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的“蓝色循环”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推广价值的应对海洋塑料垃圾的有效途径,并在最近荣获了2023年度联合国环境署“地球卫士奖”。请听《联合国新闻》实习记者张惠兰的报道。

音频
12'57"
中国上海。
联合国新闻/赵昀

【音频专题】行程过半,可持续发展目标仍须合力推进——专访全球治理学者薛澜

联合国在2015年推出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已经成为公认的世界发展蓝图,其17项目标及169个子目标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实践中的确发挥了引领各国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作用。然而,今年距离2030年的目标期限只剩下一半、也就是7年多的时间,世界的现状却与目标 “相距甚远”。在9月下旬可持续发展峰会期间,《联合国新闻》的黄莉玲就此采访了前来纽约总部参会的著名全球治理学者、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

音频
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