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权专家:外国银行成为缅甸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行动的帮凶

联合国缅甸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安德鲁斯。(资料图片)
联合国图片/Loey Felipe
联合国缅甸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安德鲁斯。(资料图片)

联合国人权专家:外国银行成为缅甸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行动的帮凶

人权

联合国缅甸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安德鲁斯(Tom Andrews)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外国银行正在为缅甸军政府获取武器和相关物资提供便利,而这些武器和物资正维系着军政府对缅甸人民实施暴力和暴行的行动。

银行为军事采购提供便利

这份名为《致命贸易:银行和政府如何支持缅甸军政府》的报告指出,在过去两年中,有7个国家的16家银行从事了与军政府军事采购有关的交易,另有25家银行为军政府控制的缅甸国有银行提供代理银行服务。

安德鲁斯表示,军政府通过这些愿意与缅甸军政府控制的国有银行做生意的金融机构,轻易地获取所需的金融服务,从而实施系统性侵犯人权的行为,包括对平民的空袭。

安德鲁斯说:“为包括缅甸国有银行在内的交易提供便利的国际银行极有可能为缅甸军队针对平民的军事袭击提供助力。我敦促它们停止这一做法。银行有基本义务,不应为犯罪行为提供便利,包括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

他表示,好消息是军政府日益孤立。截至 2023年3月,缅甸军方通过正规银行系统每年采购的武器和军用物资减少了三分之一,从3.77亿美元降至2.53亿美元。

而坏消息是,军政府正在通过利用制裁制度的漏洞,改换金融机构,并利用会员国未能充分协调和执行措施的机会来规避制裁和其他措施。

东盟国家的角色变迁

报告还审视了两个东盟国家在缅甸军政府获取武器和军事物资过程中角色发生的显著变化。去年特别报告指出新加坡是缅甸第三大武器来源国后,新加坡政府对涉及贸易的新加坡实体进行了调查。截至2024年3月,从新加坡注册公司流向缅甸的武器和物资较前一年减少了近90%。

通过泰国进行的军事采购情况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截至2024年3月,军政府从泰国注册供应商手中进口了近1.3亿美元的武器和军事物资,是前一年的两倍多。泰国银行在这一金融机构改换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安德鲁斯表示,新加坡的例子表明,只要政府有足够的政治意愿,就能在阻止缅甸进行致命交易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泰国有机会效仿这一强有力的榜样,采取行动,严重削弱军政府继续升级对平民目标的攻击能力。他敦促泰国采取行动。

自政变以来,缅甸军政府杀害的平民已经超过5000名,至少有300万人流离失所,还有超过2万名政治犯仍然被关押。过去六个月,军方对平民目标的空袭增加了五倍,军政府在面对抵抗力量的同时,也在逐步失去军事哨所、领土和军队。

安德鲁斯表示,随着军政府陷入困境,金融机构必须认真履行其人权义务,不应为军政府的致命交易提供便利。各国应加强行动协调,包括填补制裁制度中的漏洞。 

特别报告员是人权理事会特别程序的一部分。特别程序是联合国人权系统中最大的独立专家机构,是人权理事会独立实况调查和监测机制的总称,处理具体国家的情况或世界各地的专题问题。特别程序专家在自愿的基础上工作。他们不是联合国工作人员,不在联合国领取薪水。他们独立于任何政府或组织,以个人身份为联合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