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平台上的信息完整性正受到威胁。

“联合国是虚假信息的受害者”:一位中国记者眼中的“信息茧房”

Unsplash/Markus Spiske
数字平台上的信息完整性正受到威胁。

“联合国是虚假信息的受害者”:一位中国记者眼中的“信息茧房”

联合国事务

数字平台是改变世界各地社会、文化和政治互动的重要工具,但同时也使谎言和仇恨得以迅速传播,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错误信息、虚假信息和仇恨言论从数字空间的边缘激增为主流,联合国自身也遭受负面影响。长期报道联合国事务的中国记者徐德智对此深有体会,甚至还把辟谣当作报道工作的一部分。请听《联合国新闻》邹合义的报道。

中国记者徐德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午间发布会上提问。(2023年4月5日)
联合国
中国记者徐德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午间发布会上提问。(2023年4月5日)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每天中午的例行记者会上,几乎总能找到一位中国记者的身影,他跟秘书长发言人之间的习惯性“过招”经常成为网络上的热议话题。他就是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常驻联合国记者徐德智。

徐德智:“在2019年前往联合国之前,实际上我是在叙利亚工作。当时在叙利亚,我就已经和联合国的难民署、世粮署(世界粮食计划署),还有儿基会都有过一些合作。所以说,其实我对于人道主义局势也比较关注。”

7月2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午间记者会。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7月2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午间记者会。

双向沟通

2016年到2019年,徐德智从叙利亚发回的前线报道广受关注,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更是收获了“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赞誉;自2019年转站联合国以来,他得以专注于报道“和平与安全”、“发展”等更多联合国的支柱性议题,同时继续深耕数字平台,坚持每日更新视频专栏“飞飞送命题”,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Up主。

徐德智:“我的出发点是在于,我希望架起一个桥梁。通过把联合国的午间简报制度介绍到国内,然后通过这样的问答形式,实际上也是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让联合国的一些信息更有效的传递到国内的听众耳中,同时也让国内听众他们的一些疑惑得到回答。其实我很多在简报会上问的问题并不是我自己问的,很多的问题我是从网友那儿得到的灵感。”

信息完整性  

但在实践过程中,徐德智却切身感受到,数字平台在传播速度与规模上的优势给谣言的病毒式扩散提供了“温床”;当这样的信息呈指数级增长时,信息完整性便受到严重挑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今年6月发布的政策简报中做出定义,所谓“信息完整性”是指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它面临虚假信息、错误信息和仇恨言论的威胁。远的不说,联合国自身就成为了这种威胁的受害者。

徐德智表示,尤其是从今年三月以来,他至少在中文网络上见证了四波颇具规模的针对联合国的虚假信息传播;而在与网友的互动中,他更是发现充斥着大大小小的谣言。对此,他或是直接向秘书长发言人提问求证,或是利用自己的报道资源和公开资料来将这些假消息各个击破、以正视听。

谣言案例1:“用人民币支付俄罗斯会费”

徐德智举了一个例子:今年4月,俄罗斯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俄外长拉夫罗夫到访联合国总部并与秘书长古特雷斯会面,会面后不久就传出“拉夫罗夫要求用人民币支付俄罗斯会费”的消息。在徐德智看来,这样的消息对于了解联合国议事规则的人来讲简直是“漏洞百出”。

徐德智:“从各方发布的消息来看,实际上双方都没有提到会费的问题,我觉得这是第一个你需要存疑的地方;然后第二个呢,联合国的会费怎么缴纳我们是知道的,首先通常都是以美元缴纳的,当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由会员国自己决定用什么货币缴纳,但是这种情况非常特殊;而且2023年俄罗斯的会费已经交了,所以说整个事情已经非常经不起推敲了。”

的确,从联合国网站的公开信息中就能看到:俄罗斯超过5400万美元的经常预算摊款在今年1月26日就已全额缴纳。查找这一信息的过程其实也并不复杂,但仍然有大量的中国网友“中招”。

谣言案例2:“人民币不能取代美元”

而就在这条消息“尚有余温”之时,一些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又在谬传:“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人民币不能威胁美元地位,更不能取代美元成为世界通行货币”。

事实上,在这些传言所指的经济论坛中,古特雷斯是对东西方之间存在着“大分裂”的风险发出警告,也就是指美国与中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脱钩,这将创造出“两套不同的贸易规则、两种主导货币、两个互联网以及两种相互冲突的人工智能战略”。而有关人民币和美元的地位高低,在他的发言中从未涉及。

与联合国相关的“流量”

那么,像这样的虚假信息为何会在网友当中颇具“市场”呢?徐德智对此做出了思考。

徐德智:“首先我必须要承认一点,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些虚假信息在网上泛滥,从很大一种程度上面来讲,其实是跟人们对联合国的作用到底应该如何发挥,或者说发挥到哪种程度,或者说是否满足到人们的期待是有一定关系的。当然,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要发布《我们的共同议程》报告,就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全球治理,更好地去强化联合国的作用。”

他还分析认为,这两则消息都叠加了时下多个热搜元素,包括中文网络当中热议的“去美元化”问题,因而成为数字平台青睐的“流量密码”。

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政策简报中也指出,在大多数数字平台目前的商业模式中,一个主导做法取决于“注意力经济”;也就是其算法旨在优先考虑能吸引用户注意力的内容,从而使参与度和广告收入最大化,而这些内容通常是让用户两极分化并产生强烈情绪的不准确信息和仇恨言论。

数字平台的算法放大了“信息茧房”效应。
儿基会/Joshua Estey
数字平台的算法放大了“信息茧房”效应。

有害的“信息茧房”效应

徐德智同样认为,在这种算法的加持下,传播学上所说的“信息茧房”效应也在进一步放大。所谓“信息茧房”,是指用户更倾向于关注自己原本就感兴趣的领域,更乐于与志同道合的人开展交流,久而久之就如同蚕蛹一般被“茧房”束缚,不愿面对外部的世界和生活,甚至在接触到不同声音时产生强烈反弹。

有学者指出,“信息茧房”效应容易局限个人视野、加重群体极化、不利于社会团结。而在这种效应的驱动下,信息生态系统受到的污染越发显著。

信息完整性面临虚假信息、错误信息和仇恨言论的威胁。
联合国政策简报
信息完整性面临虚假信息、错误信息和仇恨言论的威胁。

徐德智:“第一个就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做‘50%的谎言加50%的真话构成的往往是最可怕的谎言’;因为这样的谎言当中植入了一定程度的真实性之后,就变得真假难辨了,而最可怕的就是人们会把假的那一部分当作是真的。

然后第二个我觉得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并不是真的为了跟你讨论一个什么具体的事情,而是为了输出一种自己的情绪,表达比如说对于联合国安理会无法非常好地运作的一种不满。

我还发现有一个另外有趣的现象,叫做“外媒转内销” 。实际上中文的社交平台上面流传的一些虚假信息并不是中文网络上面发生的,而是去搬用了英文网络上面的东西,这个其实在几年前美国进行总统选举的时候是特别明显的。”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些扭曲的信息场无疑成为加固“信息茧房”的工具,让“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窘境变成一种普遍现象;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受众被情绪所主导并且引发信任危机的情况下,辟谣或许会变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徐德智:“你要去辟一个谣,人家就会说那什么、那谁怎么怎么样呢?你说A人家说B,你回B他说C,然后等你最后往回看的时候,你可能已经跑出了十万八千里,你根本就不是在辟原来那个谣了,又成了一个新的情绪输出。这种辟谣的方式是没用的,而且这会耗费大量的社会成本。”

回归理性和常识

与其单纯辟谣,徐德智同样认为,应当在信息传播的源头和过程之中更多发力。在强调通过改善数字平台算法来准确鉴别和引导信息的同时,他特别看重用户数字素养的提升,因为这或许才是击垮“信息茧房”的突破口。

而结合自身在叙利亚处理战地信息的经验,他也向公众呼吁:让理性和常识占据上风,寻找不同信源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徐德智:“当大家在网上看到一些非常耸动的标题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建议是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这个时候你就会更多地去理性思考,而不是感性地去进行反馈,就会看到里面的一些蛛丝马迹,进行多方对证。”

 

以上是《联合国新闻》邹合义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