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主席:安理会否决权应该永远作为“最后手段”

联合国大会。
联合国图片/Manuel Elias
联合国大会。

联大主席:安理会否决权应该永远作为“最后手段”

联合国事务

在联合国大会通过所谓的“否决权倡议”一年之后,会员国代表今天就此举行首次正式辩论,探讨如何使用这一特殊程序来让联合国的工作变得更高效且更具影响力。

去年4月26日,联合国大会未经表决一致通过决议规定,如果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有一个或多个在安理会使用否决权,联大将在10天内自动召开会议进行审查和评论。

此举旨在对这几个国家行使特殊投票权力追责,这种权力可以使其否定任何安理会的决议或决定。

《联合国宪章》赋予了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这样的权力,因为它们在建立联合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五个国家均有使用否决权的记录。自新千年以来,否决权的使用次数总共已达44次。

使用“新工具”

联大第77届会议主席克勒希今天在辩论会上致辞时表示,“否决权的使用问题影响到整个联合国,在这些大厅里做出的决定、或者没有做出决定,都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而否决权应该永远作为最后的手段。”

他强调,举行此次辩论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在我们庞大的联合国‘工具箱’中利用这一新工具的最佳方法”。

他敦促各国大使“提出棘手的问题”,并“寻求改变游戏规则的解决方案”。他还鼓励说,“这里没有错误的答案,只有新的想法。”

就像“氧气面罩”

克勒希同样希望安理会成员能够团结一致,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超越自身的利益,为世界和平负责任。

他说,“这样的话,我们就永远不必去动用否决权倡议了。因为在我看来,它就像飞机上的氧气面罩:有备无患,但最好永远不要使用。”

克勒希同时表示,他打算将今天这场辩论的逐字记录,以及今后关于此项议题的所有辩论记录都发送给安理会轮值主席。

他为此呼吁,“今天的意见交流不能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事件,也不能仅仅是一个行政程序。”

“这是一个为多边主义与合作开辟新途径的机会,一个重建我们机构之间和内部信任的机会,一个为信赖我们的80亿人做得更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