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组织:2020年南极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020年的南极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开始迅速增长,并在10月初达到约2400万平方公里的峰值。现在这一空洞面积为2300万平方公里,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并遍及南极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气象组织的全球大气监视计划与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局、美国国家宇航局、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局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密切监测地球的臭氧层,从而保护人类免受太阳有害紫外线的伤害。
美国国家宇航局的《臭氧观察》报告称,10月1日记录到的多布森单位值最低,为95。
多布森单位(DU)是用于衡量大气中臭氧柱状密度的单位。英国物理学家和气象家戈登·多布森(Gordon M. B. Dobson)建造了第一台度量臭氧柱状的仪器,这一计量单位因而以他的名字命名。
每年南极臭氧空洞发展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2020年的臭氧洞类似于2018年的臭氧洞,当时也出现了也一个相当大的空洞,并且可以肯定的是,南极臭氧空洞在过去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居高不下。这凸显了继续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必要性,以禁止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的排放。
《蒙特利尔议定书》禁止排放消耗臭氧层的化学品。自从禁止使用卤素碳化合物(halocarbons)以来,臭氧层已逐渐恢复,数据清楚地表明了臭氧空洞面积减小的趋势。
世界气象组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2018年发布的最新《臭氧消耗科学评估》报告得出结论,南极洲的臭氧层处于恢复中,到2060年有可能恢复到1980年前的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的分析认为,2020年的大型臭氧空洞是由强大、稳定且寒冷的极地涡流驱动的,该涡流使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温度始终保持低温。
臭氧层的消耗与平流层的温度直接相关。这是因为在对臭氧的化学破坏中起重要作用的极地平流层云只有在-78°C以下才形成。
在南半球的春季(8月至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洞规模增加,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往往达到最大规模。当南半球春季后期大气平流层的高温升高时,臭氧消耗会减慢,极地涡流减弱并最终破裂,到12月底,臭氧水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