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成立75周年全球调查:一百万人与联合国分享关注与期待

以下是这份调查报告的五大主要结论——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隔离、“封城”打乱日常生活的当下,调查中改善基础服务的呼声高涨并不令人意外,这包括医疗保健、用水卫生以及教育。许多参与者相信,普及教育最终能够帮助提升女性权益。
一位来自墨西哥的参与者表示,“病毒带走了工作、人际互动、教育与和平。恐惧无处不在,人们对此无所适从。”
联合国已在不同场合反复指出,新冠疫情进一步突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只有携手合作,各国才能成功地开发、生产和分配疫苗,让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无论贫富,都能从中获益。
这也是联合国所一贯强调的多边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应该为了全球的公共利益共同努力。
这一点也得到了100多万调查参与者中绝大多数人的认同,有87%的参与者认为国际合作对于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且新冠疫情的暴发使得全球团结变得更为迫切。
一位来自阿尔巴尼亚的参与者道出了责任分担的重要意义,“疫情后的复苏必须建立在人本精神之上。除非人人安全,否则无人安全,这正是新冠大流行带给我们的教训。”
人类似乎无法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无法阻止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及其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破坏是大多数调查参与者在未来中期和长期的最主要担忧。其他长期关切还包括贫困增加、政府腐败、社区暴力和失业。
一位来自中国的青年在调查中写道,“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是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恶果,且正在让每一个人和整个人类面临越发严重的威胁。”
回顾过往,有60%的调查参与者认为,联合国的存在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有74%的人表示联合国对于有效应对全球挑战“不可或缺”。然而,也有超过半数的调查参与者对联合国并不了解,认为联合国离他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
许多调查参与者建议设立青年理事会,以便为联合国的高级官员提供建议。一名来自巴西的参与者表示,联合国应更多参与区域和本地层面的工作,“联合国可以通过增加与区域和本地机构的接触来采取行动,通过培养拥有自主精神的社会活动团体来投资未来发展。”
在谈到未来时,相对年轻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参与者要比相对年长和来自发达国家的参与者更加乐观。来自中亚和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调查参与者则要比来自欧洲和北美的参与者更加乐观。
一名来自日本的17岁高中学生说得好,“每一个人都拥有塑造未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