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原子弹资料馆馆长:让长崎永远是“最后一座”经历核武浩劫的城市

1945年8月10日,日本长崎市,距离原子弹爆炸地点约700米处的废墟。
联合国图片/Yosuke Yamahata
1945年8月10日,日本长崎市,距离原子弹爆炸地点约700米处的废墟。

长崎原子弹资料馆馆长:让长崎永远是“最后一座”经历核武浩劫的城市

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即将于8月9日到访之际,日本长崎原子弹资料馆馆长中村明俊今天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表示,要消除核战威胁,就必须让国际社会永远铭记长崎所遭受的灾难。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三天后的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名为“胖子”的原子弹,两枚炸弹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两座城市几乎被摧毁殆尽。据估计,原子弹共造成广岛市大约9万到14万6千人死亡,而长崎的死亡人数则在3万9千到8万人之间。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今天在日本首都东京与首相安倍晋三及部分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举行了会面。他将于今天晚些时候飞赴长崎,在会见长崎市长、政府官员和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后,于明天参观长崎原子弹资料馆,并参加在长崎和平公园举行的原子弹爆炸73周年纪念仪式。

中村馆长表示,“长崎市民衷心地欢迎联合国秘书长前来访问。”他希望秘书长能够参观原子弹资料馆,并与长崎当地的儿童一起制作象征和平的千纸鹤。

现在的这座资料馆,是长崎原子弹爆炸50周年时兴建的纪念工程之一,于1996年开馆,通过史料和照片,详尽地展示了长崎市遭遇原子弹爆炸的前后经过,以及爆炸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

馆内的藏品包括一座指针定格在11时02分的钟表——这正是原子弹爆炸的时刻,此外还有记录爆炸后破坏情况的文件资料,以及距离爆炸地点仅500米的长崎浦上天主教堂钟楼穹顶残片。

中村馆长表示,“我们希望秘书长能够参观这些展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秘书长能够亲眼看看爆炸幸存者的照片。核辐射的影响是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我们希望秘书长能够通过文件和照片,了解核辐射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影响。”

中村馆长强调,资料馆希望通过展示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危害,推动各国销毁目前仍然储备的核武器。“我们希望大家看到,原子弹是多么恐怖的一种武器,希望大家明白,全球1万4千多件核武器能够带来怎样的破坏。位于广岛和长崎的两座原子弹爆炸纪念馆,虽然纪念的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但却在提醒着我们未来可能发生的核灾难。”

经历过原子弹爆炸浩劫的城市,广岛是全球第一座,而迄今为止,长崎仍然是最后一座。中村馆长表示,“不再让下一颗原子弹爆炸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身为长崎市的市民,始终在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让长崎成为最后一座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城市。”

而在原子弹爆炸73年后的今天,随着亲身经历过爆炸的幸存者人数不断减少,通过教育将这一呼声继续传递下去,就显得更加重要。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目前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幸存者数量正在逐年减少,截至去年三月,仅有15万5千名幸存者依然在世,已有超过9万人在过去的十年中去世。而在广岛核长崎市内以及周边地区直接受到过核辐射影响的幸存者人数也首次降到了10万人以下,平均年龄高达82岁。

中村馆长表示,“通过原子弹资料馆继续讲述当年所发生的灾难,让人们永远铭记不忘,这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