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基会及合作伙伴向中国震区儿童提供板房教室和基本物资

儿基会及合作伙伴向中国震区儿童提供板房教室和基本物资

帮助灾区重建
随着冬季到来,受“5•12”中国汶川地震影响,居住在临时住所和在临时教室内上课的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日益艰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宜家集团合作,在灾区搭建了板房教室并紧急运送了大批急需的过冬物资。

汶川大地震导致超过500万人无家可归,如何让这些受灾群众渡过寒冬成为目前救灾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10月份以来,中国政府向全国民众发起号召,向灾区捐赠衣物棉被。

儿童基金会及合作伙伴探访灾区时发现,在灾情仅次于四川的甘肃省南部地区,一些偏远山区的儿童及其家人尚未得到足够的援助。在一些受灾学校,学生们仍然不得不在土坯危房教室内上课,教室墙上仍有地震留下的大裂痕,部分屋顶也已坍塌。

甘肃省有超过6500所学校在地震中受损。从11月份至明年3月的冬季,甘肃偏远受灾地区的气温逐步下降。因此,为受地震影响儿童提供基本的过冬必需品,确保他们能在安全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生活学习,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儿童基金会已经在甘肃西和县采购并搭建了72套活动板房教室,帮助当地29所学校的4000余名学生。宜家集团向这些学校提供了教学用具、课桌椅和图书,并且正在支持儿童基金会在该县另外十所学校搭建30套板房教室。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副代表麦洛克表示,这些活动板房教室至少可以使用三年,让政府有足够时间重建永久性校舍。在教室里面上课可以帮助孩子们回到他们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