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灭绝种族罪行特别顾问: 仇恨言论构成全球威胁

在这张 2017 年的照片中,被暴力驱离缅甸家园的罗兴亚难民抵达孟加拉国的难民营。
儿基会/Brown
在这张 2017 年的照片中,被暴力驱离缅甸家园的罗兴亚难民抵达孟加拉国的难民营。

防止灭绝种族罪行特别顾问: 仇恨言论构成全球威胁

人权

联合国防止灭绝种族罪行特别顾问恩德里图(Alice Wairimu Nderitu)今天警告说,仇恨言论仍然是对全球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威胁。

她强调,仇恨言论常常将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作为目标,除了暴力之外,它还加剧了歧视、污名化、非人化和边缘化。

她向安理会做情况通报时表示,暴力并非始于对人身体的攻击,而往往始于言语。仇恨言论散布不容忍,分裂社会,宣扬和认可歧视,煽动暴力。

2023年6月安理会一致通过了一项关于容忍和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第2686号决议, 恩德里图向安理会进行情况通报基于这一背景。

在这项决议中,安理会的15个成员国敦促联合国会员国谴责和预防仇恨言论、极端主义和暴力,并鼓励促进容忍、跨文化对话、妇女参与、社会凝聚力、优质教育和和平倡议。

决议还要求对仇恨言论加以监测并呈交报告。

仇恨言论和虚假信息

在持续的危机或冲突情况下,仇恨言论加剧了现有的紧张局势和脆弱性。

恩德里图警告说,仇恨言论与虚假信息相结合,加深了分歧并对平民构成直接威胁,有可能导致灭绝种族罪、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等严重罪行。

此外,社交媒体的普及加剧了仇恨言论的传播范围和影响。

社交媒体的商业模式经常鼓励分裂、误导、仇恨和暴力叙事,同时限制人们接触其他可能反驳这种说法的信息来源。这种传播允许仇恨言论可以被任何人使用,并更快地抵达遥远的受众,从而增加线下伤害的可能性。

她指出,少数群体尤其成为被攻击目标。妇女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公共场所的妇女。

她强调,解决仇恨言论问题永远不应该用来压制言论自由。

她强调说:"一刀切的限制、禁令和关闭互联网不是解决办法,可能会侵犯人权,包括言论自由。这些做法还可能使民间社会、人权捍卫者和记者等致力于反对仇恨言论的行动者保持沉默。"

联合国应对策略

恩德里图在通报中还表示,联合国致力于提高人们对仇恨言论危害的认识,并解决其影响、驱动因素和产生的根本原因。

她表示,联合国关于仇恨言论的战略和行动计划提供了一个符合国际人权标准的全面框架,用于应对仇恨言论,概述了各种可用工具,包括对话、教育以及促进社会凝聚力与和平。

她补充说:“整个联合国系统,特别是在任务区,都在采用该战略,以支持包括会员国在内的国家行为体,它们在应对仇恨言论方面负有首要责任。”

专门行动 

最后,恩德里图表示,自去年6月通过第2686号决议以来,一些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强了监测工作,将采取应对措施作为优先事项,包括基于性别的仇恨言论。

她指出,解决仇恨言论问题非常复杂,需要专门的关注和支持。她呼吁安理会继续做出政治承诺和支持,并敦促会员国制定植根于人权和平民保护的国家行动计划,以全面解决仇恨言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