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基会:全球近4亿幼儿经常在家中遭受体罚

在亚美尼亚,一位母亲在家中与女儿玩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Biayna Mahari
在亚美尼亚,一位母亲在家中与女儿玩耍。

儿基会:全球近4亿幼儿经常在家中遭受体罚

健康及卫生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最新估计,近4亿5岁以下儿童——相当于全球该年龄段儿童总数的60%——经常在家中遭受精神侵害或体罚。其中,约有3.3亿人直接在身体上受到处罚。

研究结果还强调了玩耍在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父母和照料者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数据显示,儿童在家普遍缺乏足够的照料,包括刺激儿童大脑和增强其互动能力。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凯瑟琳·拉塞尔说:“当儿童在家里受到身体或语言虐待,或者他们被剥夺了来自亲人的社会和情感关怀,这可能会破坏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身心发育。”

调查证实,越来越多的国家禁止在家中体罚儿童。在禁止这种做法的66个国家中,超过一半的国家在过去15年里颁布了立法,但这仍然使大约5亿5岁以下儿童得不到充分的法律保护。

调查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支持暴力育儿方法的有害社会规范仍然存在,约四分之一的母亲和主要照顾者表示,体罚对于正确抚养和教育儿童是必要的。

玩耍和互动的重要性

这些数据是在6月11日“国际玩耍日”发布的。数据突显了在护理实践和获得玩耍机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例如,数据显示,大约十分之四的2至4岁儿童在家里没有得到足够的反应性互动或刺激,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经历情感上的忽视和产生疏离感、不安全感,以及可能持续到成年的行为问题。与此同时,十分之一的孩子没有和照顾者一起进行对促进认知、社交和情感发展至关重要的活动,如阅读、讲故事、唱歌和绘画。

数据还显示,大约五分之一的2至4岁儿童在家没有与看护者玩耍,而大约八分之一的5岁以下儿童家中没有玩具或玩物。

为了确保每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安全和关爱,儿基会呼吁各国政府在以下方面加强努力和投资:加强法律和政策框架,禁止和结束家庭中一切形式的暴力侵害儿童行为;扩大循证育儿方案,促进积极、有趣的育儿方法,并防止家庭暴力;扩大儿童学习和玩耍的空间,包括幼儿园、学校和游乐场。

凯瑟琳·拉塞尔表示:“值此首个国际玩耍日,我们必须团结起来,重新致力于结束对儿童的暴力行为,促进积极、有益和有趣的照顾。”

“国际玩耍日”是在2024年3月26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决议设立的。这项决议由越南提出,并得到了138个国家的共同赞助。该决议设定每年的6月11日为“国际玩耍日”,旨在提高全球对儿童玩耍权利的关注和重视。“国际玩耍日”的设立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儿童玩耍权利的关注,并强调玩耍在儿童成长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