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机构开启南极科研考察,利用核技术探索塑料污染的解决之道

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在研究偏远的南极洲地区是否存在微塑料。
联合国图片/Mark Garten
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在研究偏远的南极洲地区是否存在微塑料。

原子能机构开启南极科研考察,利用核技术探索塑料污染的解决之道

气候变化与环境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在利用核技术调查南极洲微塑料的存在情况,以进一步探索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的办法。

原子能机构的科考小组与阿根廷合作,于周末开启了对南极为期一个月的科研考察,评估微塑料对曾经未受污染的南极环境的影响。

微塑料的广泛影响

2009年,塔斯马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南极洲东部的海冰进行了采样,首次在南极沿岸的坚冰中发现微塑料,即直径小于五毫米的塑料颗粒。

在科研考察任务启动仪式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Rafael Mariano Grossi)说:“在曾经人迹罕至的南极环境中发现微塑料,这证明了这种广泛存在的有害污染物的影响。”

研究人员计划调查微塑料在阿根廷卡利尼科学考察站附近南极生态系统中海水、湖泊、沉积物、沙子、排放水和动物中的出现和分布情况。

核技术用于控制塑料污染

这项南极考察任务是通过原子能机构的“核技术用于控制塑料污染倡议”进行的,将利用辐射技术监测卡利尼研究基地附近22个地点中微塑料的存在情况。

他们将从 12 个地点采集海水样本,从 4 个地点采集沉积物样本,从湖泊采集 3 个样本,并从 3 个不同的沙滩采集样本。 该团队还将通过收集蛤、帽贝以及企鹅的粪便来监测生物体中微塑料的存在情况。

目前世界上生产的所有塑料中约有70%最终成为垃圾,其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

格罗西表示,微塑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国际社会仍然缺乏做出知情决定所需的科学数据。这就是“核技术用于控制塑料污染”倡议的目标:通过了解塑料的来源、移动和影响,我们可以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做出知情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