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向顺进行家访活动。

【音频专题】公益慈善事业成为真正的社会纽带——一个从大凉山走出的职业公益人的成长故事

耿向顺供图
耿向顺进行家访活动。

【音频专题】公益慈善事业成为真正的社会纽带——一个从大凉山走出的职业公益人的成长故事

人道主义援助

慈善是我们可以对人类的共同未来做出的最佳投资之一。联合国将每年的9月5日定为国际慈善日,就是为了动员和鼓励世界各地的人们及非政府组织通过志愿和慈善活动帮助他人,展示慈善事业在缓解人道主义危机和减轻人类苦难方面的作用,让世界看到慈善组织和个人的努力。在今年国际慈善日到来之际,《联合国新闻》采访了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耿向顺,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耿向顺。
耿向顺供图

耿向顺是一位有着近10年公益慈善服务经验的职业公益人,他对公益慈善事业的热情和投入,缘于他的生长环境和个人生活经历。

耿向顺: “我是94年出生的,老家是四川大凉山的一个小山村,我家算是赤贫的那种家庭,父母都是农民、是文盲,我祖辈都是文盲,都是没有读过书的。我们老家就在三千米的大山上,我们兄弟两个是我们村里面第一个和第二个大学生。 每年家里就靠种地挣个几千块钱生活,我们两个能够上学,都是靠我父母,他们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我妈当时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俩读书,就是因为他们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有个爱心人士还有国内的公益组织资助我上学。我初高中几年差不多就是靠着助学金和奖学金可以才读完的,上大学以后也有爱心人士和国家助学金一起支持我上学。”

2013年,耿向顺走出大凉山,进入西南科技大学就读土木工程专业。为了报答父母和资助过他的爱心人士,也为了帮助更多和自己曾经一样处境的山区农村孩子,耿向顺在踏入大学校园后,就开始作为志愿者和前辈们一起去参与公益活动,并在做公益、做志愿者中找到了自信和成就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将公益慈善作为了自己的职业选择。

耿向顺在大学期间组织乡村支教夏令营活动。
耿向顺供图
耿向顺在大学期间组织乡村支教夏令营活动。

耿向顺: “我读大一的时候就发现我不太适合做理工科了,我比较适合做社会活动。从大一开始就一直在参与公益组织的支教助学、助老助残这样的公益活动,一直做到大四。毕业之后,我还是更喜欢去做公益,去帮助别人。因为我自己是个受助人,以前是个受益人 ,我有能力了、长大了之后,我觉得我应该去做一些事情去反哺这个社会。

“我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做项目做多了、活动做多了、经验多了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理论了。

“还在读大学期间的时候, 我就开始接触到现代的网络新媒体。我第一次发现网络新媒体这么厉害,是因为2016年的时候在农村支教,我把我们老家的一个乡村教师的故事写了发在网上,就获得了100多万的这个点击量和阅读量,之后很快就有人联系到我们,来捐款捐物,要来支持学校。一篇文章引发了很多连锁的反应。我开始意识到做自媒体,利用现代社交媒体可以取得很强的杠杆作用,撬动到更多资源来参与到公益活动里面去。”

耿向顺在做学生家访。
耿向顺供图
耿向顺在做学生家访。

十年来,耿向顺在公益慈善道路上不断学习、思考、探索、开拓,让公益项目更加科学有效。他认为,很多民众对慈善的理解还停留在非常基础层面,公益组织在做项目、做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公益常识的传播,要多和公众沟通,增加公众对公益慈善的理解,带动更多人支持和参与公益事业。

耿向顺: “做慈善只有钱是不够的。第一是要有比较纯的发心,要真正出于想做善事,有这份使命感和价值观。第二是要有专业的能力,要讲究很多方法规则,要遵守伦理和法律法规,要融会贯通之后才有可能把资源利用好,把钱花好,把你要帮助的人服务好,把社会问题有效地解决和改善。第三个是要有合适的场景,要聚焦真正的需求来开展公益项目。第四是我们的项目在做的过程中,除了能力、钱、需求之外,还要有比较严密的执行、风控,就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有不断的评估、纠偏,然后把它推回正轨。第五是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迭代创新和评估。”

耿向顺表示,一个社会需要具备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才能衍生出公益慈善,并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才能逐渐成熟和完善。

耿向顺: “中国公益组织真正的开始在民间大爆发其实在2004年以后,特别是到了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民间公益迎来巨大的爆发点。

耿向顺组织的乡村支教活动。
耿向顺供图
耿向顺组织的乡村支教活动。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面,基金会这样的机构开始大规模的增长, 现在民间公益组织的力量虽然还不大,占全国的总GDP还小, 但是已经成为社会治理中的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了。”

目前,耿向顺担任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基金会涉及的公益领域包括:乡村教育、养老助老、应急救灾等,设置有捐赠人建议基金模式,助力捐赠人深度参与公益项目的实施。 耿向顺在基金会中主要负责项目研发、运营管理,以及传播工作。他特别提倡“但行好事,重在过程,莫过于在意结果”。

耿向顺:“我们在做公益的过程中,怎么做了是我们自己的事,但是要照顾受益人的感觉。我觉得有些资助人会给受资助的学生更多的压力。 有很多资助人要求的就是要经常能够跟学生交流和沟通。如果这个学生将来没有考上好大学或者是没什么出息,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资助很失望,会对这个孩子很失望, 然后就各种在网上发帖子,说什么这些资助孩子不值得之类的。

“我觉得这样子思想是有问题的。因为资助是属于我自己的自愿的慈善行为,而不是说我作为资助人,我就能高高在上地要求我资助的学生一定要成为什么人。 其实我一直在跟我们的资助人沟通这些事情,不能因为你资助了别人,就要求别人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要不然压力会很大,孩子会觉得我好像拿了他的钱,我没有成为什么,觉得自己很丢人、很丢脸。”

耿向顺非常不建议抱着功利心态去资助,他认为:假如受益人没有按照资助人的希望去成长,去变得很优秀很杰出,但也成长成了一个身心健康、品行优良的普通人,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结果。

耿向顺还告诉我们,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年轻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热情是前所未有的,给人带来希望和憧憬。

耿向顺在凉山农村做公益活动。
耿向顺供图
耿向顺在凉山农村做公益活动。

耿向顺: “现在的95后、00后参与公益的热情是空前高涨的,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是最高的。毕业之后进入社会,前几年虽然大家经济工作压力很大,但是大家还是在参与公益这件事情上热情很高。他不一定是捐钱,他有可能是做个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的,贡献一些技能,比如说做海报、 做视频这样的参与。

“甚至有的人直接把工作辞了,跑到公益组织来工作最开始他可能就是做个体验,或者是捐点钱、帮个忙,但后面接触多了,他就认可这种价值,有很多人就开始从企业转出来。

“我认识特别多这样的人,而且学校很不错,清华大学的、北京大学的、哈佛大学的都有,有很多原来参与我们的支教、地方扶贫的很志愿者,后来直接选择了来做全职公益人。”

耿向顺指出,年轻人之所以热衷于公益,是因为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帮助他人,在获得价值感和荣誉感的同时,还可以认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做公益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和增长见闻,对职业发展和学业发展都有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成为公益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

以上是《联合国新闻》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