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9日,一枚卡车炸弹炸毁了联合国驻巴格达总部。

联合国驻巴格达总部遇袭20周年:“伊拉克人没有被抛弃”

联合国图片/Timothy Sopp
2003年8月19日,一枚卡车炸弹炸毁了联合国驻巴格达总部。

联合国驻巴格达总部遇袭20周年:“伊拉克人没有被抛弃”

联合国事务

在联合国驻巴格达总部遇袭20周年到来之际,联合国一名高级政治事务干事讲述了联合国如何坚守伊拉克开展工作,以致敬在袭击事件中罹难的同事。

2003年,当时在纽约工作的埃尔皮达•罗卡(Elpida Rouka)陪同伊拉克方案办公室执行主任前往巴格达执行任务,她在恐怖袭击中幸存下来,而她的22名联合国同事不幸遇难。

埃尔皮达讲述了自己对那场悲剧事件的回忆与反思:

 

巴格达运河酒店爆炸事件的幸存者埃尔皮达•罗卡手持受损的联合国通行证。
联合国图片/Violaine Martin
巴格达运河酒店爆炸事件的幸存者埃尔皮达•罗卡手持受损的联合国通行证。

埃尔皮达•罗卡:那时我只有25岁,加入联合国还不到两年,但我同样满怀热情,几乎是连哄带骗地说服伊拉克方案办公室执行主任带我一起参加8月份巴格达的任务。对于世界的运作方式以及联合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曾经想得很天真,但世界也不总是呈现美好的一面。

和很多人一样,我们都在这场灾难中遭受了个人损失,多年后我还饱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困扰。但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联合国付出的代价。巴格达事件改变了联合国的一切,改变了我们开展工作的方式、我们的身份、世界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对自己的看法,等等。

那时,我无法理解时任秘书长科菲•安南为什么没有命令联合国撤出伊拉克;多年后,我在他的办公厅工作,我们达成了和解。四年后,我又回到了伊拉克,不是作为援助人员,而是作为一个政治特派团的成员,延续联合国驻伊拉克特别代表德梅洛和其团队在袭击事件发生的那个夏天开始的工作,他本人在袭击事件中牺牲。最后,我终于“下意识地”投身联合国的事业。

联合国成为恐怖袭击目标

尽管巴格达运河饭店袭击事件是一场悲剧,但当联合国旗帜首次成为恐怖袭击的直接目标后,这将永远提醒人们,这面蓝旗代表着什么,或者,必须代表什么。

我现在的年龄已与那天逝去的许多人的年龄相仿。他们展现了联合国旗帜的精神:不畏艰险、超越政治、为被迫沉默的人发声、向权力说出真相、在更强大的团体犯错时发起挑战、排除万难迎难而上。

他们,以及我们失去或还将失去的所有其他人,都受难于太多我们未能实现和平的冲突当中,他们将继续成为拨正航线的指南针,使我们始终牢记我们的就职宣誓中包含的《联合国宪章》的序言:我联合国人民……

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勒斯坦、叙利亚执行了几次任务,身心遭受累累伤痕之后,我仍然带着在2003年8月被弹火烧焦、弹片击破的联合国通行证,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之前的誓言。

联合国工作人员广泛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马里稳定团/Harandane Dicko
联合国工作人员广泛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冲突的本质在变化

除幸存者之外,运河饭店袭击事件之后的20年对于外界或对于年轻一代的国际公务员是否有任何意义,这很难说。20年来,冲突的本质和联合国对冲突的处理方式都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代和平行动的背景日益复杂、不断变化,面临着高风险的多极环境,例如非国家行为体和暴力极端分子闯入,不对称使用武力、冲突跨境蔓延、大国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不信任加深。

在T形防御墙(联合国在受冲突影响国家的驻地周围设置的混凝土防护墙)后、在沙袋加固的驻地外、在装甲车内、身着个人防护设备、提防长时间暴露在当地人面前并开展行动往往被视为常态。

与此同时,联合国面临着对自身及其服务对象负责的挑战。就对服务对象负责而言,我们仍然可以从运河饭店事件中吸取许多教训,以便让我们的特派团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充分准备,让我们的工作人员意识到部署地点的复杂性,让我们的领导层能够清楚传达我们在部署地点做的工作。

对于会员国来说也是如此,会员国有时会向我们提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联合国对运河饭店事件的应对在一个主要方面是对的:在那一天联合国没有抛弃伊拉克人,这一做法致敬了那些为追求真理而献出生命的人,他们仍然是我们的道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