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机构:持续暴发的禽流感疫情威胁人类的健康

喀麦隆发现l了H5N1禽流感病毒。(资料图片)
粮农组织/Isaac Kasamani
喀麦隆发现l了H5N1禽流感病毒。(资料图片)

三大机构:持续暴发的禽流感疫情威胁人类的健康

健康及卫生

当前暴发的禽流感不仅对包括家禽、野生鸟类和哺乳动物在内的动物种群造成了破坏,损害了农民的生计和食品贸易,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今天敦促各国跨部门合作,以拯救更多动物,保护人类健康。

禽流感病毒通常在鸟类之间传播,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H5N1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中被检测出来。哺乳动物在生物学上比鸟类更接近人类,因此这种病毒可能更易感染人类。此外,不同的流感病毒可能在一些哺乳动物体内混合,产生对动物和人类危害更大的新病毒。

1996年,H5N1禽流感病毒首次在中国广东的家鹅身上发现,此后一直在禽类中引发疫情。自2020年以来,一个属于H5禽流感病毒演化发展分支2.3.4.4b的病毒变种在非洲、亚洲和欧洲许多国家肆虐,在野生鸟类和家禽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死亡规模。2021年,这种病毒扩散到了北美洲,2022年又传播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

2022年,来自五个大洲的67个国家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了家禽和野生鸟类中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情况。在受影响的农场和村庄中,超过1.31亿只家禽因死亡或扑杀而损失。2023年,由于病毒继续蔓延,又有14个国家报告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美洲。在报道的数起野生鸟类的大规模死亡事件中,致病原因已经确认为甲型H5N1流感2.3.4.4b支系病毒。

监测最近在哺乳动物中暴发的疫情

据报道,最近由甲型H5禽流感(包括甲型H5N1禽流感)引起的致命疫情在哺乳动物中的暴发有所增加。自2022年以来,来自三个大洲的10个国家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了哺乳动物中暴发禽流感的情况。可能还有更多国家的疫情情况尚未得到检测或报告。

已知受到感染的陆地和海洋哺乳动物至少有26种,包括西班牙的养殖水貂、美国的海豹,以及秘鲁和智利的海狮。猫狗等家养动物的体内也检测到了H5N1病毒,波兰政府最近就宣布在猫体内检测到了H5N1病毒。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科学部主任托雷斯(Gregorio Torres)说,“禽流感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最近发生了范式变化,病毒扩散到了新的地理区域,造成了野生鸟类的异常死亡,哺乳动物感染病例的惊人上升,这种情况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

评估对人类的风险

据报道,在人类中也零星检测到甲型H5N1流感2.3.4.4b支系病毒,但仍然非常罕见,自2021年12月以来只报告了8例。人类感染该病毒可导致死亡率较高的严重疾病。迄今发现的人类病例大多与密切接触受感染的禽类和受污染的环境有关。

世卫组织流行和大流行防范与预防司主任布里安德(Sylvie Briand)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该病毒似乎不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是仍需对病毒可能发生的任何演变保持警惕。世卫组织正与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实验室系统密切合作,监测病毒的演变,寻找任何对人类更具危险性的变化信号。我们鼓励所有国家提高病毒监测和发现人类病例的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病毒目前正在影响缺少禽流感监测经验的国家。”

针对该病毒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以发现任何能使该病毒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中更容易传播的变化。

粮农组织首席兽医官萨普森(Keith Sumption)说,“H5N1病毒的流行病学情况仍在快速演变。粮农组织呼吁各方注意保持警惕,及时共享基因序列,以监测分子流行病学情况,从而进行风险评估和更好的疾病控制。”

遏制禽流感的蔓延

考虑到高致病性甲型H5N1禽流感A(H5N1)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前所未有的传播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粮农组织、世卫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共同敦促各国采取以下行动:

  • 从源头预防禽流感
  • 迅速发现、报告和应对动物疫情
  • 加强对动物和人类的流感监测
  • 围绕动物疫情和人类感染开展流行病学和病毒学调查
  • 实现基因序列数据共享
  • 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部门之间的合作
  • 做好风险通报工作
  • 确保各级做好流感疫情暴发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