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全球近半数人口患有口腔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今天发布的最新《全球口腔卫生状况报告》显示,全球35亿人患有口腔疾病,其中有四分之三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过去30年来,全球口腔疾病病例数增加了10亿例,这清楚表明许多人无法获得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服务。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长期以来,口腔卫生在全球卫生工作中一直被忽视,但许多口腔疾病可通过报告概述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措施得到预防和治疗。
他说:“世卫组织致力于向各国提供指导和支持,以便所有人,无论生活在哪里,也无论收入如何,都拥有保护牙齿和口腔所需的知识和工具,并在有需要时获得预防和保健服务。”
报告显示,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是龋齿(蛀牙)、重度牙龈疾病、牙齿脱落和口腔癌。未治疗的龋齿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估计影响到25亿人。重度牙龈疾病是牙齿全部脱落的主要病因,估计影响到全球10亿人。每年得到诊断的口腔癌新发病例数约有38万例。
报告突出说明了在获得口腔卫生服务方面的明显不平等现象,以及影响到最为脆弱和处境最不利人群的口腔疾病和病症的巨大负担。低收入者、残疾人、独居或养老院老人、偏远农村社区和少数群体面临的口腔疾病负担更重。
这种不平等方式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精神障碍等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类似。非传染性疾病的常见风险因素,如高糖摄入、各类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都是导致全球口腔卫生危机的原因。
报告指出,全球仅有一小部分人口享有口腔基本卫生服务,而那些需求最大者往往获得的服务最少。
向所有人提供口腔卫生服务的主要障碍包括:
《全球口腔卫生状况报告》报告展示了改善全球口腔卫生状况的诸多良好机会,包括:
世卫组织非传染性疾病司司长本特·米克尔森(Bente Mikkelsen)表示,如果要到2030年在口腔卫生方面为所有个人和社区实现全民健康覆盖这一愿景,将人置于口腔卫生服务的核心至关重要。
她补充说:“这份报告作为起点,提供了帮助各国监测实施进展的基线信息,同时也为国家一级的决策者提供了及时和相关的反馈。携起手来,我们能够改变口腔卫生被忽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