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全会:秘书长称“巴基斯坦气候灾害的严重程度超乎想象”
古特雷斯回顾了他上个月访问巴基斯坦灾区时的所见所闻。
他说:“当地气候灾害的严重程度超乎了我的想象:被洪水覆盖的陆地面积是我的祖国葡萄牙总面积的三倍。”
古特雷斯表示,许多人失去了一切——他们的家园、牲畜、庄稼,乃至未来。洪水夺走了人们的生命。
儿童这一最弱势的群体,占了伤亡总人数的整整三分之一。
虽然目前巴基斯坦的降雨已经停止,洪水也开始退去,但南部的许多地区仍然洪水泛滥。
随着巴基斯坦冬天的来临,更黑暗的乌云也在逼近,情况越来越糟。
公共卫生危机一触即发
古特雷斯指出,巴基斯坦正面临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霍乱、疟疾和登革热暴发的风险可能会造成比洪灾更严重的死亡情况。
该国近1500个卫生设施遭到破坏,极大削弱了巴基斯坦发现疫情和应对疫情的能力。
粮食和贫困危机
古特雷斯表示,巴基斯坦有200多万所房屋在洪灾中受损或被摧毁,意味着200多万个家庭失去了财产。
随着冬天的临近,许多人无家可归。
与此同时,庄稼和牲畜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造成了今天的粮食危机,而且对来年的播种构成了威胁。
遭受严重饥饿的人口正在激增。
遭受营养不良的儿童和哺乳期妇女的人数正在攀升。
失学儿童的人数也在增加。
人们,尤其是妇女和女童,面临更多的悲痛和艰难时刻。
超过1500万人可能会陷入贫困。
古特雷斯表示:“对于这么多本就不富裕的人们来说,洪水的影响不会仅仅持续几天或几个月,这些在巴基斯坦接连发生的灾难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将持续数年。”
他强调,“巴基斯坦人民有迫切的需求,需要大量的支持。”

国际支持
联合国正在与巴基斯坦政府合作,召开认捐会议,将最高级别的捐助者和捐助国聚集在一起,为巴基斯坦的恢复和重建工作提供具体的支持。
古特雷斯敦促捐助国、国际金融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全力支持这些工作。
联合国还启动了巴基斯坦洪灾应急计划。
经修订,该计划呼吁筹集8.16亿美元的资金——比最初的目标多了6.56亿美元——以满足明年5月前最迫切的需求。
古特雷斯说:“但相比于各方面的需求,包括对食物、水资源、卫生、住房、紧急教育、保护和健康支持等资源的需求,这一数额仅是杯水车薪。”
问题核心所在——气候危机
他强调,问题的核心在于气候危机。联合国第27届气候变化大会 (COP27) 的日程在快速向前推进,而世界却在不断倒退。
他说:“温室气体排放正随着气候灾难的增加而增加。联合国第27届气候变化大会必须扭转这些趋势;必须认真采取行动,解决损失和损害问题;必须明确为加强适应与抗灾能力提供重要资金。”
古特雷斯指出,较为富裕的国家应负有特殊的道德责任,帮助巴基斯坦等国恢复、适应并建设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
他说:“我们要铭记,造成这种气候破坏的温室气体排放中,有80%来自于二十国集团。”
最后,他表示,“在访问巴基斯坦时,我也看到了我们可能面临的未来。今天,遭受气候灾害影响的是巴基斯坦;明天,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国家和社区。”
“现在,所有人都面临着气候灾害的威胁。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响应巴基斯坦人民的呼吁。
这场全球危机需要全球人民团结一致,共同采取应对措施。”
“团结的考验”
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乔鲍 (Csaba Kőrösi ) 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因为“我们为拖延所付出的代价与日俱增”。
他表示,如今世界面临一个“团结的考验”,取决于会员国如何应对巴基斯坦的困境。
“这是一场巨大的悲剧”,需要“即刻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紧急情况永久持续”。

携手重建
克勒希强调,有必要为下一场干旱和降雨做好更万全的准备。
国际救援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把重点放在寻找变革性的解决办法上。
“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克勒希敦促各国大使“利用科学和团结的力量……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携手重建巴基斯坦”。
呼吁援助
与此同时,联合国难民署发出紧急呼吁,向巴基斯坦境内65万多名受灾难民及其所在社区的成员提供援助。
难民署发言人马修•索尔特马什 (Matthew Saltmarsh) 今天在日内瓦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洪灾造成的破坏规模“难以想象”。巴基斯坦面临应对气候灾害的“巨大挑战”,国际社会需要给予“巴基斯坦及其人民”更多的支持,因为“他们在过去40多年间慷慨地接收了阿富汗难民。”
索尔特马什通报了最新估计,在此次前所未有的降雨和洪水中,记录了至少有1700人死亡,1万2千8百人受伤,其中包括至少4000名儿童,约有790万人流离失所,近60万人生活在救济点。
气候紧急情况的“前线”
索尔特马什说:“巴基斯坦处于气候紧急情况的前线。”
难民署寻求更多的资金,以满足巴基斯坦人民当下的需求,并协助早期复苏。
“在重灾区,洪水可能需要数月才能退去。人们日益担心水媒疾病的威胁和数百万受影响民众的安全,这些民众中70%是妇女和儿童,”索尔特马什提醒道,“因此环境的可持续性仍是应对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