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投资社会保护体系对亚太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亚太经社会会议场景
图片来源:亚太经社会
亚太经社会会议场景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投资社会保护体系对亚太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发展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今天在曼谷发布的一份联合报告表示,如果该地区要在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那么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必须建立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并投资于社会保护体系。

这份由亚太经社会、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发表的报告题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向可持续和有应变能力的社会转型”。报告强调,要增强抵御诸如洪水、污染和商品价格波动等经常性冲击的能力,社会需要着力提高四种复原能力:预期性、吸收性、适应性和变革性。

该报告指出,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针对各种冲击加强自己的抵御能力,例如建立早期预警系统以预测自然灾害,将气候变化纳入国家计划主流,投资社会保护系统以促进收入和健康安全。但是,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确定和实施政策应对措施,这将有助于加强国家的抵御能力,并将脆弱的人类系统转变为更可持续的系统。

报告认为,过去几十年来,亚太地区经历了快速转型、老龄化、城市化、自然资源需求增加、全球化和技术进步,这些因素不断对该地区加以重塑。然而,该报告指出,这些趋势往往不成比例地对最边缘化的群体和社区造成影响,使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容易受各种环境和金融冲击的脆弱的亚太地区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例如,孟加拉国、印度和尼泊尔超过4000万人在2017年8月遭受强烈的季风降雨影响。与此同时,空气污染的影响使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次区域付出的成本估计达到区域国内生产总值7.5%,而2014年油价下跌给中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财政后果,仅阿塞拜疆一国经济增长就下降了3%。

亚太经社会、亚行和开发计划署于3月28日至30日在曼谷举行第五届亚太可持续发展论坛(APFSD),这份报告在论坛开幕当天发表。该论坛的结论和建议将为于2018年7月在纽约举行的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提供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