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报告:尽管家畜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但遗传侵蚀状况持续恶化

粮农组织团片/Giulo Napolitano
粮农组织团片/Giulo Napolitano

粮农组织报告:尽管家畜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但遗传侵蚀状况持续恶化

根据粮农组织刚刚发布的《世界粮食和农业动物遗传资源状况第二份报告(The Second Report on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目前大约有38个物种和8774个独立的家禽和哺乳动物品种被用于农业和粮食生产。然而,17%的家畜品种、相当于1458个目前面临灭绝的危险;约58%的品种的危险状况因缺乏其种群规模和结构方面的数据而无从知晓。在2000年至2014年期间,全球灭绝的家畜品种将近100个。

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不加选择的杂交育种被认为是导致遗传侵蚀的主要原因,其他常见的威胁还包括:非本地原生品种的利用日益增加、畜牧管理政策和制度薄弱、传统畜牧业生产体系日渐衰落,以及竞争力较差的品种被忽视等。欧洲和高加索地区以及北美洲是世界上濒危品种比例最高和濒危品种数量最多的两个地区。当地畜牧生产高度专业化,通常仅养殖少数几个品种。

粮农组织强调,遗传多样性为农牧民改良家畜品种并使其种群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提供原材料。千百年来,羊、鸡、骆驼等家畜直接维持着千百万人口的生计和粮食安全,这里包括了当今世界上约70%的农村贫困人口。未来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新发疾病、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压力,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等,这使确保动物遗传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遗传多样性是应对未来挑战的一个先决条件,此次发布的报告将支持进一步做出努力,确保动物遗传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能够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并供子孙后代所用。

第一次动物遗传资源全球评估报告于2007年发布。时隔近十年之后,此次共有129个国家参加全球评估。报告称,世界各地的家畜饲养者和政策制定者越来越注重利用家畜生物多样性来改善生产和粮食安全,以应对不断变暖和日益拥挤的星球。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自首次评估以来,濒危品种的数量有所减少,而且各国政府明显加大了工作力度,遏制遗传侵蚀,并采取更加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本国的家畜品种。在2007年时,全球仅有不到10个国家报告建立了基因库;这一数字目前已增加到64个,同时另有41个国家正在计划建立相关家畜基因库,约有177个国家还任命了国家协调员,并有78个国家建立了多方利益相关者咨询小组,帮助各国改善动物遗传资源的管理。

然而,粮农组织同时警告称,许多珍贵的动物品种仍处于濒危状态,并就此呼吁为可持续利用遗传资源库而加倍努力。该报告指出,为了更好地维护家畜多样性并使其健康发展,应当对家畜品种及其生产环境作出更为深入的阐述。报告显示,知识匮乏会导致某些品种利用不足,常常引起遗传资源的流失。该报告认为,应当采取更多措施,对种群趋势和多样性面临的新威胁实施监测。该报告同时还强调,为支持未来家畜生物多样性而开展国际合作仍是有待改进的一个方面。自2007年以来,各国一直致力于实施《动物遗传资源全球行动计划》,然而在计划实施国之间开展的国际合作依然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