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成员国建议世卫组织在大流感警戒分级体系中引入其他标准

部分成员国建议世卫组织在大流感警戒分级体系中引入其他标准

media:entermedia_image:fd8871e0-394b-4359-971a-6fd0e6eb0cc1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5月19日在日内瓦的记者会上表示,目前的大流感警戒级别仍维持在第五级,部分成员国已要求世卫组织在将警戒级别进一步提升之前谨慎思考,不仅考虑疫情的地理分布特点,还应考虑其他标准。

日本最近出现非输入性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迅速攀升的现象,引发了对于世界卫生组织是否应当将大流感警戒级别进一步提高到第六级的争论。

世卫组织的流感大流行警戒水平一共有六个级别,对于指导各国的防控方案和协调国际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级警戒意味着动物中的流感病毒没有造成人类感染;二级警戒是指动物流感病毒导致了人类感染,因此认为存在潜在的大流行威胁;三级警戒是指动物流感病毒或人类-动物流感重组病毒在人群中造成了零星病例或小规模传染,但并未造成足以维持社区层面暴发的人际传播;四级警戒意味着确认流感病毒的人际传播已能够导致社区层面的疫情暴发。

目前的第五级警戒是指在世卫组织六个管辖区域的一个区域中,至少有两个国家出现了人际传播;而第六级警戒则意味着在世卫组织另一个辖区中至少又有一个国家发生了社区层面的暴发,宣布这一阶段将表明正在发生全球大流行。

在日本继美国、墨西哥之后出现多起非输入性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后,美国、日本等部分成员国表示,世卫组织应该修改流感大流行警报升级的标准,除了考虑流感病毒的地理传播范围,还应将病毒的致命程度考虑在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造成代价高昂的后果。

对此,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19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大流感警戒级别的界定标准是在H5N1禽流感暴发的背景下建立的,该病毒的致死率在50%至60%;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临床表现则很不相同,目前为止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比较轻微。她表示,世卫组织将认真听取成员国就大流感警戒级别标准所提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