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组织:经济危机使2009年土豆生产前景蒙上阴影

粮农组织:经济危机使2009年土豆生产前景蒙上阴影

media:entermedia_image:e12fa1d1-5e09-4ee9-bbaf-be55a88d5bc0
联合国粮农组织星期一发布了题为《重新认识被埋没的宝物》的2008年国际土豆年回顾报告。报告指出,土豆产量自1991年以来不断扩大,这要归功于发展中世界的收成取得95%的大幅度增长;然而,经济滑坡的乌云正笼罩着未来一年的前景。

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放缓可能会导致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发展援助减少,其中包括对农业的支持,这种支持曾帮助许多国家加强了土豆产业。

此外,发达国家可能会提高贸易壁垒,而且已经对进口土豆产品实行了苛刻的关税。银行危机可能导致数百万农民资金短缺,无法进行土豆生产投资。

粮农组织强调,在2009年及之后,土豆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对于保障世界不断增加的人口的粮食安全和作为推动农业国家经济发展的增值来源都至关重要。

报告指出,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土豆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若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提高土豆生产的效率、利润和可持续性,而且需要国际社会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做出更加有力的承诺。

粮农组织表示,国际土豆年帮助人们提高了对土豆的认识和对土豆发展的支持。2008年以后,它将作为全球土豆发展计划的催化剂,对战胜饥饿和贫困的斗争做出真正贡献。

土豆是世界头号非谷类食品,已经成为全球粮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非常适合那些土地有限而劳动力充裕的地方,而这种条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特点。

世界土豆产业正在经历重大变革。直至二十世纪90年代初,欧洲、北美和前苏联是土豆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此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土豆产量和消费量大幅度增加。

2005年,发展中世界的土豆产量首次超过发达世界。中国是目前最大的土豆生产国,其次是俄罗斯、印度、美国和乌克兰。亚洲和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土豆产区,占2007年世界产量的80%以上。在单位面积产量方面,北美洲则具有明显优势,每公顷产量超过40吨。

亚洲的土豆消费量是全球供应量的一半,但其众多的人口意味着人均消费量在2005年仅为23.9公斤这一中等水平。2005年欧洲的人均土豆消费量为87.8公斤,为全球最高;北美洲以人均60公斤的水平排在其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土豆人均消费量最低(13.9公斤),但正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