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机构呼吁增加对核诱变育种技术的投入以抗击饥饿

原子能机构呼吁增加对核诱变育种技术的投入以抗击饥饿

media:entermedia_image:65405169-478d-4069-8c0a-3b70409842e4
国际原子能机构星期二呼吁增加对核诱变育种技术的投入,以开发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粮食安全,克服饥饿问题。

科学家利用辐射生产出经过改良的高产作物品种。这种作物或能适应干旱和洪涝等恶劣气候条件,或能抵御某些疾病和虫害。这种技术被称为“突变诱发技术”(mutation induction),具有安全、经过验证且成本高效的特点,自上个世纪2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

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说:“这次粮食危机具有空前的全球性。全世界无数的家庭正在为一日三餐而劳顿奔波。为了提供可持续的长期解决方案,我们必须利用一切可得资源。选择能够更好地填饱肚子的作物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之一。但我们却忽视了给予普遍应用这种科学所需的支持和投入。原子能机构正在竭力推动作物育种核技术的复兴,以帮助克服全球饥饿。”

几十年来,原子能机构一直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合作,协助成员国改善粮食生产。在植物育种和遗传学领域,原子能机构正帮助世界各国利用核技术实现提高农业产量的目标。

在原子能机构的直接干预下,已经有大约170个不同植物种类的3000多个作物品种问世,其中包括在海拔5000米高处生长的大麦和在盐碱地上茁壮成长的稻谷。这些品种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和消费者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并创造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以越南为例,为探索能抵抗虫害和承受稻田被盐碱污染等不利因素的经过改良的高产水稻品种,原子能机构和设在芹苴的九龙江三角洲水稻研究所等对口单位开发了10多个突变品种,引入和推广了抗倒伏、易收割、耐盐碱、抗虫害能力好的系列品种。

经过短短一代人多一点的时间,越南就成为了世界主要的稻米生产国,其稻米出口到世界20个国家。据估计,仅去年一年,三种主要的诱变稻种就给农民带来了总共3亿4840万美元的净收益。

原子能机构表示,如果增加投入和推广应用,“突变诱发技术”还可以对更多人的健康和生计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全球饥饿的蔓延,这种必要性从未像现在这样变得如此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