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发布《2007年非洲发展指数》报告

世界银行发布《2007年非洲发展指数》报告

media:entermedia_image:436350fd-f7c1-4084-a948-5e18c7901b02
世界银行星期三发布的《2007年非洲发展指数》报告指出,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在1995至2005年期间取得明显增长;如果能够改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鼓励创新并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有可能在未来取得更加快速而稳定的增长。

报告指出, 1995年至2005年间非洲整体经济表现与1945年至1985年间的经济崩溃或1985年至1995年间的经济停滞不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同时,非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005年,赤道几内亚的经济增长率为30.8%,而津巴布韦则出现负增长(-2.2%)。

报告指出,非洲国家可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非洲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其人口占整个非洲的27.7%;第二类国家至少保持了4%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人口占非洲总人口的35.6%;第三类国家自然资源匮乏、动荡不安、冲突频繁、经济发展滞后,其人口占非洲总人口的36.7%。

通过出口贸易与全球经济更好地融合是经济取得持续增长的非洲国家的共同特点。这些国家在过去十年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通货膨胀、预算赤字、汇率和外债实施了更好的管理,经济政策更为开放,打击腐败的力度也在加大。

报告指出,非洲经济比其他任何区域都更具有波动性,避免国内生产总值出现大幅下降对于非洲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扩大出口并使出口商品多元化是减少波动性、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消除对经济增长制约也非常重要。据估计,非洲国家的间接出口成本占总成本的18%至35%;相比之下,中国的间接出口成本只占总成本的8%。因此,尽管一些非洲企业在生产成本上能够与印度或中国企业竞争,但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导致的间接成本却大大降低了它们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