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为联合国人道主义行动提供新思路(10:25)

虚拟现实技术为联合国人道主义行动提供新思路(10:25)

下载

在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新闻媒体正在层出不穷的各种创新技术的强力冲击下逐渐沦为“夕阳产品”……越来越多的媒体已经开始了革新转型,积极利用新技术推广移动数字新闻产品、吸引年轻用户,并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抢占先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毫无疑问是目前媒体界最热门的趋势之一。它通过360度全景视频让受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去到战火硝烟下的冲突区,直接“沉浸”在难民营现场,“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流离失所民众的艰难生活……这种突破性的讲述新闻故事的方式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都无法做到的。它让阅读新闻的过程变得更有娱乐性,并激起受众更加直观强烈的情感共鸣。正是看到了这种新技术的巨大潜力,联合国方面近期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虚拟现实新闻纪录片,以提高全球公众对人道主义危机的认识和同情心,并增强对救援行动的支持力度。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近年来,由内战冲突、难民移徙、疫病流行、自然灾害等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爆发。亿万观众往往习惯于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来“被动地”了解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提供尽可能完备的事实信息乃至对现实世界的“原画复现”,甚至于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这一直是新闻媒体从业者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传统媒体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只能为受众提供“片面真相”和“间接体验”,相关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信息衰减”。如果我们能够走进电视画面、亲临其境地感受事发现场、近距离看到、听到当事人的一举一动,这毫无疑问将帮助人们更好地意识到这些事件与处境的存在,并唤起大众的同情心。知名电影人阿罗拉(Gabo Arora)目前作为联合国高级顾问正在带领一个创意团队与美国加州的虚拟现实制作公司维尔士(VRSE)合作,探索如何利用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来让更多人关注人道危机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阿罗拉:“(英语)虚拟现实让受众有能力真正参与到新闻故事中来,而在此之前,我们只是被动的旁观者和局外人。它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让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感受另一个人的境况,了解他在哪里生活,看看他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与此同时,你会感觉到自己就在现场。人们在观看了我们的纪录片之后都感觉深受启发,被影片所打动,而且愿意采取行动。很多人自发、踊跃地表示:我能够做些什么?我怎么才能参与其中?联合国能够积极接纳并参与这种改变新闻故事讲述方式的早期尝试非常令人兴奋。它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联合国的全球行动,并有助于募集更多的人道善款来援助和支持那些身处在危机之中的人们……”

虚拟现实技术,又被称之为“灵境或幻真”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由目前任职于美国微软研究院的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率先提出。具体来说,它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虚拟环境为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模拟,让用户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身临其境”地进行实时互动。虚拟环境既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复现,也可以是主观想象出的“人工世界”。简言之,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特征可以归纳为沉浸(Immersion)、互动(Interaction)和想象(Imagination)。这无疑为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契机,可以大大提升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将无限的数字化背景信息“叠加”到有限的浅层叙事上,让原本生硬刻板的文字和图像“动起来,响起来”。技术专家考博林(Aaron Koblin)是维尔士虚拟现实制作和发行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考博林:“(英语)联合国方面主动向我们表达了合作的意愿。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契机,可以让我们向全世界讲述一些非常重要的故事,并且通过一个全新和极具影响力的方式来进行传播。你只需要一个手机,把它直接和虚拟现实浏览器连接起来就可以了;其中的感应器会引导你,并让你相信自己在另外一个地方。你眼前呈现的是通过多部全景运动摄像头拍摄、然后经过画面拼接合成的影像内容以及现场音效,所以你可以四处观看,并且真实感觉到自己身临其境。正是因此,我们的研究显示,用户的情感反馈得到了最大的激发,他们的同情感以及连接感都会得到大幅提升。”

这种同情感的提升正是阿罗拉及其团队最希望看到的效果。去年,他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首次展示了联合国合作拍摄的第一部虚拟现实记录片《锡德拉湾上空的云(Clouds Over Sidra)》,通过一名12岁少女的视角,带领观众“亲身体验”位于约旦境内的叙利亚难民营,其中囊括进了视距内所有触目惊心的细节,这对传统媒介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阿罗拉:“(英语)这部短片的主人公锡德拉在扎塔里叙利亚难民营已经生活了一年半的时间。她带我们参观了营地,并且讲述了难民营里变化无常的不安定生活,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饱经战乱蹂躏的叙利亚及其邻国令人震惊的危机状况。很多人在摘下虚拟现实头盔眼镜的时候都流下了眼泪,影片引发了强烈的反响。随后,潘基文秘书长携带影片参加了在科威特举行的叙利亚人道援助国际认捐会议,让每一位与会领导人都‘体验’了叙利亚难民困苦不堪的日常生活,并帮助筹集到超过38亿美元善款,几乎是之前预期的两倍,用于援助叙利亚和周边地区的难民、流离失所者以及受冲突影响者。”

随后,阿罗拉及其团队又制作推出了《格雷丝之波(Waves of Grace)》以及《我母亲的翅膀(My Mother’s Wing)》两部虚拟现实短片,在翠贝卡、圣丹斯和柏林电影节以及中国大连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分别进行了展映,以此为联合国的全球使命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向政策制定者弥合全球挑战与现实之间的鸿沟直接传递了信息。

阿罗拉:“(英语)《格雷斯之波》以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利比亚爆发埃博拉疫情为背景,讲述了一名普通女性帮助他人战胜病毒的故事,展现了一段从悲伤到坚韧的体验之旅。《我母亲的翅膀》则讲述了一个巴勒斯坦家庭的生活。在2014年灾难性的以巴冲突中,一名母亲在以军对加沙学校的轰炸中失去了两个儿子。尽管面对痛失亲人的悲剧,影片强调的是这名母亲如何疏导和应对痛苦,并呼吁打破‘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我们的虚拟现实电影翻译成15种语言,并在40多个国家的大街小巷播放进行筹款。据我们所知,每六个观看电影的人中就有一个给儿基会捐款,为普通捐款频率的两倍,而且捐赠金额也在增加。”

阿罗拉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创新技术和动人的叙事方式拥有改变生活的力量。他的团队正在制作更多的虚拟现实影片,借助其消除边界和距离的独有影响力,继续将这个世界的“遥远”危机呈现给当权者,让观众直接走进最贫困、与世隔绝、危机重重的地区,亲身体验并了解他们之前可能一无所知的问题,例如全球变暖、人口贩卖、种族歧视、家庭暴力等,并激励人们采取应对行动。

阿罗拉:“(英语)我要讲述的首先是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的人性化的故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形成促进现实世界改变的催化剂,推动当前危机和问题的解决。联合国正处于这种‘沉浸式’新闻报道尝试性努力的最前沿,这将有助于人们去关注通常被忽视和排斥的弱势群体,同时为年轻一代带来积极影响。如果我们不去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的其他应运领域,那么未来一两年,孩子们最渴望得到的圣诞礼物可能只是一部能够让他们‘逃离’现实世界的虚拟现实游戏机……”

程浩,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