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行动希望与挑战并存(8:30)

艾滋病防治行动希望与挑战并存(8:30)

下载

第二十届国际艾滋病大会7月20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隆重开幕。来自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4000多名代表聚集一堂,将在未来几天内关注当前艾滋病防治领域的进展,交流最新科研发展成果及相关经验教训,并共同规划向前推进的蓝图。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会议前夕特别发布了全球首份《艾滋病差距》报告,对当前各国在艾滋病预防、诊疗、关爱和支持方面所存在的差距持续扩大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明确指出:在人类逐渐看到控制艾滋病蔓延希望的关键时刻,一些艰巨挑战仍然存在并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应对。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Michel Sidibé)在《差距报告》发布会上强调,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在与艾滋病病魔较量的斗争中正逐渐看到希望,并且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他援引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指出,截至去年年底,世界范围内新发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约为210万,与2001年的数字相比下降了38%,为本世纪最低;其中新发儿童感染人数为24万,比2002年减少了58%。同时,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约为150万,比2005年的最高值减少了35%。此外,无法获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数比例从2006年时90%下降到目前的63%,使超过760万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西迪贝:“(英语)但是,今天我们依然面临新的艾滋病挑战和差距。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可以确切的说:在全球现有约350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感染者当中,有至少1900万人完全不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他们之所以不知道,是因为身处社会边缘,普遍遭受社会歧视,甚至因为生活方式不同而被定罪,而且难以获得必要的检测和诊断服务。例如,性工作者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12倍,但由于害怕被拘捕,很多人不会随身携带安全套;另外,变性女性和注射毒品使用者都是高危人群,其感染几率比一般人分别高出49倍和28倍,但他们不愿到医院接受定期检测,因为人言可畏,更何况是公开的羞辱和歧视……”

西迪贝说,目前全球15%的艾滋病患者是年龄在15岁至24岁之间的年轻女性,其中超过80%都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当地平均每四名新发艾滋病感染者当中便有一人是年轻女性,这与艾滋病基本预防知识的严重欠缺有很大关系。据联合国统计,在贫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处于性活跃期的成年人平均每年只能获得8个安全套;与此同时,当地注射毒品使用者人数超过1300万,其中13%都是艾滋病感染者,但他们每年仅能获得不到90个针头,由此大大增加了罹患艾滋病的风险。

来自巴西的罗里斯(Luiz Loures)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目前主管全球干预行动项目的副执行主任。

罗里斯:“(英语)根据报告统计,男男性行为目前在全球78个国家被定为犯罪,其中7个国家可对之进行死刑判罚;性工作被116个国家视为非法犯罪行为,而注射毒品行为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要遭受处罚。上述法律无疑加剧了歧视,并使得高危人群获得诊疗服务的障碍大大增加,但如果不能向这些感染风险最高的人提供预防、检测和治疗服务,将影响全球艾滋病防控工作取得进一步进展,并危及个人、家庭和更广泛社区的健康和幸福。事实上,知道自己呈阳性的感染者会积极寻求救助生命的治疗。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近90%获得检测的感染者最终得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其中76%的患者都取得了病毒被抑制的结果。因此,扩大检测和诊断覆盖率并普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遏制艾滋病流行至关重要。”

艾滋病规划署人权、性别、预防和社区动员部主任斯茂(Mariangela Simão)对此深表赞同。她在报告发布会上指出,在过去一年,获得关键治疗药品的艾滋病患者增加了230多万,从而使目前全球可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总人数超过1290万。如果各国在2020年之前进一步加速艾滋病预防、诊疗、关爱和支持行动,人类将有希望在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从而避免112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和1800万人沦为新的艾滋病感染者。

斯茂:“(英语)有关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费用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药品的价格近年来一直在不断降低,使得过去三年全球新发艾滋病感染率下降了13%;在2013年,新发感染者人数约为210万,为本世纪最低。然而,其中75%的感染者主要集中在15个国家;每个地区都会有三、四个国家承受着不成比例的巨大负担,例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尼日利亚、南非和乌干达三国的新发艾滋病感染就占到总数的48%。除此之外,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俄罗斯联邦和南苏丹6个国家正面临艾滋病负担高、治疗覆盖率低以及新发感染降幅不大三重威胁,由此显示出不同地区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上参差不齐、与全球目标差距较大。”

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就此强调指出,人们必须自由获得平等和高质量的艾滋病检测和诊疗服务,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以及不公平的定罪在当今世界不应有立足之地。世界要想到2020年如期实现“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艾滋病相关死亡”的防治目标,未来五年仍需要做出新的承诺并采取切实行动。

西迪贝:“(英语)我可以欣慰地说,各国领导人、普通民众以及社会各界目前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谈艾色变’,人们正在从绝望走向希望。然而,要想彻底铲除艾滋病祸患,我们必须采取‘以人为本’的战略行动,把感染者、患者以及受影响者的需求置于相关工作的核心,全面提供基于人权的关爱和支持服务,并重点针对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度身定制、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方案计划;这当然也需要国际社会进一步的承诺和投资。过去一年,全球艾滋病应对行动所获资源为191亿美元,到2015年,相关经费需求将高达240亿美元,其中的资金缺口需要及时填平。”

在本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开幕前夕,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在乌克兰东部坠毁,造成298名乘客遇难,其中确认有6名准备出席本次大会的艾滋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开幕式上,与会者全体起立为遇难者默哀,并专门给“缺席”的专家留出了空位,以致哀悼和敬意。本次大会预计将发表《2014年墨尔本宣言》,呼吁终止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歧视与偏见。

程浩,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

Photo Cr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