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帮助白俄罗斯清理环境“毒药”滴滴涕掩埋场(4:49)

世界银行帮助白俄罗斯清理环境“毒药”滴滴涕掩埋场(4:49)

下载

滴滴涕曾经为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由于其对环境污染过于严重,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然而,废弃不用的滴滴涕在封存不好的情况下仍可对土壤、地下水和人体构成威胁。从2011年开始,白俄罗斯的一处主要滴滴涕封存地点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开始了“清除”工作,目前一切工作进展顺利。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滴滴涕这一化合物于1874年首次合成。1939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发现了它的杀虫效果。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滴滴涕的使用范围迅速得到了扩大,而且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大显身手,挽救了很多生命,而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然而,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滴滴涕在环境中非常难以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研究发现,滴滴涕在进入食物链后,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因此,从70年代后滴滴涕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白俄罗斯从来没有生产过滴滴涕,但在滴滴涕使用的“昌盛期”,进口了大量此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80年代停止进口和使用滴滴涕以后,该国仍存有800吨该化合物。作为暂时性的处理措施,这些滴滴涕以深埋的方式被封存起来,其中的450吨埋在该国西部格罗德诺地区历史名城斯洛尼姆城附近的两条深沟之中。

当地一个村委会的负责人霍马尔(Nina Homar)表示, 40年前在掩埋场设立之时,居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身边被安放了一个“定时炸弹”。

霍马尔:“在把这些杀虫剂掩埋在我们这里时,大家对于它的危害还没有任何的概念,所以当时并没有太在意。”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被封存的滴滴涕开始渗透至地下水系统,影响到周边至少9个村落的取水安全。一名叫做卡纳诺维奇(Tatiana Kananovich )的教师表示,当地5万居民生活在惶恐之中。

卡纳诺维奇:“滴滴涕在地下溶解后进入地下水系统。我们这里一般没有自来水,用的全部是井水,而井水的来源则是地下水。”

斯洛尼姆滴滴涕掩埋场距离当地的主要河流莎拉河仅有7公里,而它的一条支流距掩埋场仅有2.5公里。科学家们担心,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正在流入周边的河流,在更大范围内对更多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事实上,科研人员已经在距离埋设地184英里以外的地点抽取到了滴滴涕超标的地下水水样。

2009年,白俄罗斯政府决定借助国际融资,解决这一有害的杀虫剂问题,彻底销毁所有1800吨被封存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废物,并为最终消除所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制定一项长期计划。2011年,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一场大规模的清理行动开始在斯洛尼姆滴滴涕掩埋场展开。为了不对环境和清理人员造成危害,清理行动在清理方法、使用工具和人员保护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白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特殊行动小组被委以重任,负责这一清理行动。

白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项目经理梭罗维耶夫(Yuri Soloviev)表示,目前白俄罗斯境内的杀虫剂清理行动进展顺利。

梭罗维耶夫:“截至目前共有950吨废弃的杀虫剂被从地下挖掘出来,用密封桶重新封好,然而运往德国一个特殊处理中心进行销毁。另外的750吨在被挖掘出来、重新包装后运往更加安全的地点进行封存。在2013年5月之前,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将以一种不使环境遭到破坏的方式予以销毁。在一年以后,我们准备在这里种植树木。再过20年,这里将成为一片森林。”

经过两年的努力,斯洛尼姆城清理行动已进入尾声。当地生态中心负责人舒尔科(Pavel Shurko)表示,经过大规模的清理行动,当地居民多年来存在的恐惧感正在消除,对于自己未来的生活环境重新确立了信心。

舒尔科:“在这些有毒物质被清除之后,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可以无忧无虑地饮用地下水,在掩埋场上诞生的森林中,我们将可以自由自在地漫步。”

李茂奇,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