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公众大使”联合国导游成立60周年(5:43)

“联合国公众大使”联合国导游成立60周年(5:43)

下载

联合国导游被称为“联合国公众大使”,因为他们直接接触到每天来联合国参观的人。在塑造公众对联合国工作的概念方面起着关键作用。11月15日是联合国导游成立60周年纪念日。自1952年11月以来,纽约联合国总部一直都为公众提供导游服务。联合国电台为此专门采访了目前在联合国导游部门工作的汤杰奇和蔡菲菲,以及曾经担任过联合国导游的郑南和高子扬。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郑雷波的报道。

汤杰奇:“欢迎大家来联合国参观。我姓汤,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请尽管提出来,这将是一个小时的参观。”

来联合国参观访问的人都会听到这样的欢迎声音,他们就是被称为“联合国公众大使”的联合国导游。联合国导游由来自世界各地、背景不同、但共同关心国际问题的年轻人组成。汤杰奇表示,导游们每天早晨需要听取联合国最近工作进展的介绍,以便在当天导游时讲解最新的情况。

汤杰奇:“我们接待的人很多,观众群很广,从小到5岁开始,世界各地的,到8、90岁坐在轮椅上的观众,甚至有一些视觉上或是听觉上有些残缺。但这些呢,不管是来自那些国家,他们对联合国都想要了解,当我们花一小时给他们讲解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哦,我从来不知道联合国其实是这么样的一个主角。”

担任联合国导游工作近两年的蔡菲菲表示,当导游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并且需要用词准确。

蔡菲菲:“对于很多普通游客和参观者,他们选择参加联合国参观团,他们希望了解联合国的工作。对游客来说,导游就是代表联合国。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实际上就是联合国的名片,我们是最直接的拉近参观者对联合国了解的很好的桥梁。我觉得这个作用是非常非常大的,同时我们在带团的时候用词都非常小心,保持一个很中立的立场。”

汤杰奇表示,在担当导游期间,每天都有会遇到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汤杰奇:“有一次我带来一些学生,在秘书长(画像)前, 讲秘书长的履历,讲他的责任和职能,主要负责的工作。讲到一半的时候,秘书长走过来了,当时我心情特别激动,其他团员也特别激动,很难得在他和他的肖像旁边一起拍照。”

投考联合国导游的人必须能说流利的英语和至少另一种语言。征聘时必须接受过大学教育并具备演说技巧。曾在2004年至2007年间担任过联合国导游,现在联合国新闻部工作的高子扬对他的这段经历倍感自豪。

高子扬:“每个导游在参加工作前都必须经过几个星期的严格的、‘魔鬼式’的训练。我记得我在训练后接待第一批游客时,很紧张,很多平时记得很清楚的事情在脑子里都成了空白,不断地忘词。现在回想起来,很为我团里的观众感到不幸。不知大家在参观后有没有要求退款。能够有幸曾经在联合国导游部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段非常值得回忆的经历。现在虽然离开了导游部,但我为曾经是联合国导游的一员感到很骄傲。”

十年前曾经担任联合国导游的郑南,现在联合国新闻部新闻和媒体司工作。 谈起导游这段工作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在联合国导游部工作相当于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从实践中了解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各国如何在联合国这一舞台上阐明本国观点,弥合分歧和加强国际合作,以解决全球问题。

郑南:“导游这段经历是我在联合国工作的起点,从中学到了不少有关联合国和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联合国导游没有固定的讲解词,除了讲解联合国的基本结构和职能外,我们还要向游客讲解安理会等联合国机构当天讨论的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每天一早就要对联合国发生的事情和讨论的议题背景进行了解。”

蔡菲菲也认为她的工作有着特别意义。

蔡菲菲:“我觉得很自豪的是我的工作很有意义,因为每天通过结识不同人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很直接地跟他们面对面的,有机会向他们解释联合国的工作以及全世界共同面临一些重要的问题,以及作为一个很普通、很平等的人,我们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对这个世界以帮助。”

蔡菲菲在谈及导游历史时表示,联合国总部大楼是在1952年落成,随后就开展了第一批的导游工作。第一批十名导游由美国联合国协会雇用,担任导游工作直至1955年。之后,导游工作正式并入联合国新闻部的业务范围,而且越来越正规。

1952年迄今,参加导游的游客人数超过4000万。导游参观人数在1964年达到巅峰,超过120万人。目前由于联合国总部大楼在装修,参观人平均每年约有100万。

郑雷波,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