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抗疫得力推动经济复苏 但须应对债务和金融风险

杭州夜景。
妇女署/杭州国际交流中心图片
杭州夜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抗疫得力推动经济复苏 但须应对债务和金融风险

经济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今天在完成与中国的磋商后表示,中国出台了强有力的防疫措施和宏观政策支持,帮助经济从疫情危机中快速复苏,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9%,2021年为7.9%,但经济增长并不平衡,公共债务水平较高、金融风险正在上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四条,基金组织通常每年都会与成员国举行双边讨论,称为“第四条磋商”。去年11月4日,基金组织工作小组在与中方就经济发展和政策措施进行深入沟通后撰写了一份详细国别报告,并于12月17日就报告内容完成了本轮“第四条磋商”。

基金组织表示,虽然政府及时应对减轻了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但“复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共支持,私人消费相对滞后”。此外,疫情发生期间,正值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之时,中美摩擦已从贸易扩展至技术和金融领域,美国收紧对中国部分技术公司的出口限制、颁布法律授权可对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运营的外国金融机构实施制裁、要求一些不符合美国会计准则的中国企业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退市,并强制将中国企业出售给美国,与此同时,疫情促使部分国家将生产转移回国内,减少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单一贸易伙伴的依赖,这些都给中国的经济前景带来风险。

基金组织建议中国在2021年保持适度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将财政政策的重点转向加强社会保障和促进绿色投资,利用当前较低的通胀水平,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随着经济逐渐企稳,对疫情期间的支持政策进行必要调整,分阶段取消信贷增长目标和贷款利率指导等临时性措施。

开展财政整顿确保债务可持续

基金组织表示,从国内来看,政府在疫情期间推出了增加银行流动性、延长贷款归还时限、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暂缓缴纳社会保险以及税收减免等金融纾困和财政支持措施,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也导致广义的政府赤字上升,预计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从2019年的12.6%提高至2020年的18.2%。

基金组织表示,鉴于公共债务水平较高且仍在不断上升,从中期来看,中国应完善宏观财政体制,开展财政整顿以确保债务可持续,同时利用数字技术推动货币政策框架的现代化,并加强金融信贷的中介作用。

加强监管和建立退市以维护金融稳定

基金组织表示,虽然中国对外部需求的依赖大幅下降,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家庭储蓄率仍然过高,在疫情暴发前所面临的金融脆弱性问题也尚未得到解决。为此,基金组织执董会建议中国政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以减少预防性储蓄”、“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置问题贷款并加强监管框架”,降低影子银行风险,同时借鉴国际最佳做法,建立全面的银行重组制度,让实力较弱的银行有序平稳退市,以减少系统性风险。

基金组织表示,上述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经济的风险抵御能力,保障经济复苏,促使经济尽快重回平衡增长轨道。

开展结构性改革确保私有与国营企业公平竞争

基金组织表示,尽管面临疫情挑战,但中国在结构性改革方面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限额也已取消,同时,户籍制度改革提高了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专利法的修订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并促进了创新。

但基金组织执董会成员同时指出,中国实体经济部门的改革进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在国企改革以及确保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公平竞争方面,建议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改革国有企业、确保国有与私营企业竞争中性,并促进绿色投资,以提高经济增长率,加强私营部门的作用,建立更具韧性、更加绿色和更为包容的经济模式。

引领多边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对中国在新冠疫苗供应、节能减排、绿色投资以及为低收入国家减免债务方面所作出的承诺和实际行动表示欢迎,呼吁中国继续领导开展多边合作,以应对全球挑战,但执董会成员同时指出,进一步提高数据透明度对于全球债务减免的成功落实至关重要,希望中国能与各贸易伙伴携手努力,共同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稳定、透明,及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

 

点击浏览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