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选举在即 联合国调查委员会警告:暴力风险仍切实存在

数千名躲避暴力的布隆迪百姓抵达位于卢旺达的马哈玛难民营。(资料图片)
难民署图片/Kate Holt
数千名躲避暴力的布隆迪百姓抵达位于卢旺达的马哈玛难民营。(资料图片)

布隆迪选举在即 联合国调查委员会警告:暴力风险仍切实存在

人权

布隆迪将于2020年5月举行总统选举、议会和市政选举。联合国布隆迪调查委员会今天呼吁包括安理会在内的国际社会和区域机构联合起来鼓励该国政府重新开放其民主、公民和政治空间。 该委员会称,这不仅是基本人权,也是在和平气氛下举行自由、透明和可信选举的前提。

布隆迪调查委员会3月9日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进行情况通报时指出,在各级选举即将到来之际,布隆迪暴行共有的八个风险因素仍然存在,并且比以前更加明显。

调查委员会注意到有关政治、经济和安全不稳定的风险因素在不断恶化。远望者民兵青年组织(Imbonerakure)成员持续实施杀戮、强迫失踪、任意逮捕和拘留、实施酷刑和虐待以及强奸。受害者的家庭成员通常也遭到严重的人权侵犯,尤其是性暴力行为。

委员会表示,布隆迪经济形势的急剧下滑加剧了人权状况,这是导致布隆迪自2015年以来陷入困境的另一个危险因素。该国人道主义局势仍然令人担忧,邻国有33万6000名布隆迪难民,有些难民在不确定是否为“自愿”的情况下遭到遣返。

其他两个风险因素涉及普遍存在的对严重侵犯人权行为的有罪不罚氛围以及国家机构在防范和制止侵犯人权行为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委员会注意到,还有一个危险因素为布隆迪存在的诉诸暴力解决问题的意图和动机。其他一些风险因素则更为突出,表现为,政府在没有进行磋商的情况下强行实施“2020年选举期间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守则” ,这加强了媒体审查。今年1月,来自布隆迪最后一个独立媒体之一的伊瓦库(Iwacu)的四名记者被判入狱。

委员会指出,在布隆迪,政治或种族方面的仇恨言论增加,并在社交媒体上不受限制地传播。布隆迪当局对此保持沉默,这成为暴力和侵犯人权行为的温床。

委员会表示,鉴于这些令人担忧的事态发展,委员会成员强调,举行可信的选举将是民主改革和尊重人权的重要标志,但如果不采取迅速而紧迫的措施,就无法为成功举行选举创造条件。经过多年的苦难,布隆迪人民有权在和解的社会和民主的环境中生活。

2015年,已经连任两届的布隆迪现任总统恩库伦齐扎宣布将寻求第三个任期,引发大规模抗议示威和政府的暴力镇压,导致数百人死亡,约50万人被迫逃往他国。虽然恩库伦齐扎随后宣布放弃连任,但政治危机尚未解决,国家局势仍然脆弱,侵犯人权现象仍然广泛存在,经济衰退、粮食不安全以及疾病流行等因素导致平均每月仍有大约数百名布隆迪百姓逃往他国成为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