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专题报道

参加青年气候峰会的中国代表
联合国新闻图片/张静

【专题报道】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侧记——保护绿水青山 蓝天碧海 中国青年在行动

2019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在这一峰会召开前两天,还组织了一场“全球青年气候峰会”。联合国新闻借此机会对参加峰会的一些中国青年代表进行了采访,请他们讲述了自己采取气候和环保行动的故事和参加此次峰会的感想。请听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10'23"
联合国和平使者马友友在年轻人纪念“国际和平日活动”上演奏
联合国图片/Rick Bajornas

【专题报道】大提琴演奏家、联合国和平使者马友友呼吁青年采取行动 关爱地球家园

马友友是享誉全球的大提琴演奏家,他同时是一位文化促进者和人道主义者。2006年,马友友被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为联合国和平使者。13年来,马友友将他的音乐带到世界各地,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表达与沟通,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同时传递着和平的信息。今天,马友友再次来到联合国纽约总部,参加“国际和平日”的纪念活动。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6'53"
2017年9月,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等待各国代表抵达的媒体记者们。
联合国新闻/Rick Bajornas

【专题报道】捕捉联大“高光时刻” 各路媒体新闻大战即将打响

每年九月,联合国纽约总部不仅变身各国领导人的辩论场,更是各大媒体抢新闻、挖独家、上头条的“必争之地”。在联大期间,联合国纽约总部内外,随处可见一排排记者、摄像师,不知疲倦地捕捉国际舞台上的“高光时刻”。本届联大一般性辩论24日即将隆重登场,各大媒体目前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大显身手。联合国新闻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内走访了中国、美国和中东主流媒体驻联合国的首席记者,请他们介绍了一些准备情况。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时长
12'32"
联合国纽约总部内悬挂着中国代表团1974年10月赠送的挂毯,挂毯描绘了中国绵延数英里的雄伟的长城。
联合国图片/Ariana Lindquist

【专题报道】世界领导人在联合国留下的难忘瞬间——回顾联大一般性辩论经典时刻

每年的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无疑都是最受关注的环节之一。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全球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亮相,就关心的国际问题阐述各自的观点。70多年来,纽约联合国大会堂的讲台见证了无数经典的时刻:振奋人心的演讲、剑拔弩张的对峙,甚至还有不少让人大跌眼镜的夸张场面。在联大第74届会议即将于今年9月17日开幕之际,联合国新闻带你重温联大一般性辩论的多个难忘瞬间。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8'22"
第74届联大主席发言人瑞姆·阿巴萨
联合国新闻/张静

【专题报道】联合国大会一瞥——访第74届联大主席发言人瑞姆·阿巴萨

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在联合国各机关中占据着中心位置,是联合国主要的审议、政策制定和代表机关。联合国大会每年一届,从9月中旬,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9月中旬新一届联大换届。第74届联大会议即将在9月17日召开。在此之际,联合国新闻对本届联大主席的发言人瑞姆·阿巴萨(Reem Abaza)进行了采访,请她对联大的性质、结构、职能、运作方式及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介绍。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8'39"
新当选的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四届会议主席穆罕默德-班德。(2018年12月)
联合国图片/Rick Bajornas

【专题报道】联合国大会第74届会议主席——尼日利亚学者和外交官班迪

联合国大会第73届会议即将落下帷幕,第74届会议即将在9月17日开幕。当选本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的是来自尼日利亚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学者和外交官蒂贾尼·穆罕默德·班迪(Tijjani Muhammad-Bande)。作为一位来自西非的外交官,班迪对未来一年联合国大会的工作抱有什么样的愿景?他对联合国这个多边国际舞台本身面临的挑战又有哪些看法?带着这些问题,联合国新闻的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请听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7'16"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对小规模养猪户造成破坏性影响,并可从猪传染给人类。 (资料图片)
国际原子能机构/Laura Gil Martinez

【专题报道】粮农组织首席兽医官:“非洲猪瘟”难以完全消灭 但可进行有效防控

自去年八月首次在中国辽宁发现以来,“非洲猪瘟”病毒已传播到多个亚洲国家,导致近500万头生猪死亡或被宰杀。虽然对人类没有危险,但生猪感染后的死亡率高达100%,使养猪业蒙受严重损失。粮农组织敦促亚洲国家继续采取严格措施阻止疫情蔓延,还出版了相关兽医指导手册。该组织首席兽医官卢布罗斯介绍了疫情的最新进展和防控要点。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5'43"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晓军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图片/Saumya Singha

【专题报道】南南合作大星空网络平台闪亮登场——访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晓军

9月12日 是“联合国南南合作日”。“南南合作”指的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在今年“南南合作日”当天,联合国负责南南合作事务的专门机构——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正式推出了一个大型网络平台——南南合作大星空,以使南方伙伴能够更加有效地分享其发展经验、解决方案和需求,推动和建设新型伙伴关系。在“南南合作日“到来之际,我们对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晓军进行了采访,请她对这一网络平台的服务对象、功能和作用进行了介绍。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10'12"
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2017年在北京参加首届“一带一路”高级别论坛。
世界气象组织外联部

【专题报道】国际合作是世界气象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访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

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前身是国际气象组织(IMO),成立于1873年,是联合国系统中仅次于国际电信联盟的资格最老的国际组织。该组织中国籍的助理秘书长张文建7月中旬从日内瓦赶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一系列重要会议,联合国新闻利用这一机会对他进行了专访,请他就该组织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中国与世界气象组织的关系发表了看法。请听李茂奇的报道。

利比里亚蒙罗维亚一家精神病康复医院中一位病人。
世界银行图片/Dominic Chavez

【专题报道】世卫组织“40秒行动”——采取措施预防另一个生命在下一个40秒内自杀

歌者朴树用“生如夏花”来赞扬生命的鲜活与美好。然而,在世界各地,每40秒钟就有一个人由于不堪在生活中遭遇的困难、压力或是疾患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给家人与朋友乃至社会带来永久的伤痛和损失。在今年的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一个名为“40秒行动”的运动,呼吁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帮助失落的人们克服困难,重拾生命的希望。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