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站

联大热议国际“保护责任”问题(7:16)

国际“保护责任”(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是国际论坛一个热点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虽然2005年联合国世界首脑会议已将“保护责任”写进了成果性文件,但如何理解和界定一个国家的形势是否需要国际社会的介入,如当前叙利亚的危机——履行这一国际“保护责任”,却又是莫衷一是,无法达成共识。9月5日,联大就潘基文秘书长提交的有关“保护责任”的最新报告进行了讨论。潘基文秘书长、各国代表及相关问题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了一番辩论。请听联合国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用心塑造中国的灵魂——记吴为山联合国雕塑展(7:25)

提到雕塑家吴为山,“圈外人”不一定都知道。但提起曾经树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孔子造像”,恐怕便尽人皆知了。这尊孔子造像正是出自中国当代雕塑家吴为山之手。而今,吴为山的作品又进入了联合国的殿堂。《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联合国特展》9月4日正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拉开了帷幕。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雕塑展同期声)

 《吴为山雕塑艺术国际巡展·联合国特展》在联合国总部大厦最抢眼的地点——大会堂代表入口大厅举行。展览开幕式吸引了大批联合国高级官员、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和来自纽约的社会名流及艺术鉴赏家和批评家。

一片自由土地上的奴役制——管窥海地童工现象(6:24)

让别人家的儿童为自己家干家务在海地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尽管从文化角度而言,这种做法为历代人所接受,但它的确是一种具有奴役性质的剥削童工的劳动形式。国际劳工组织最近发起了一场运动,力图在海地改变这一侵害儿童权利和身心健康的不良传统。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世界水周”聚焦粮食安全呼吁减少浪费(6:17)

目前,全世界70亿人中,约有近10亿每天生活在饥饿之中。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到本世纪中,为满足全球近100亿人的粮食需求,粮食生产所需的淡水资源和能源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12年“世界水周”活动上,与会者呼吁世人减少粮食供应环节的浪费,提高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1974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粮食大会上,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经这样断言:“十年后,孩子们将不会饿着肚子上床睡觉。”然而,几十年后,饥饿和营养不良依然在世界各地肆虐,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在饥肠辘辘中醒来……

千千万万强迫失踪人员的家人需要得到帮助(8:24)

世界各地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由于武装冲突以及自然灾害等其他因素而失踪,因为无法知晓亲人的生死和下落,他们的家人忍受着难以言喻的痛苦和折磨。在8月30日强迫失踪受害者国际日到来之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强调,各国政府有义务尽一切努力确定失踪者下落,并且应当做出更大承诺帮助他们的家人克服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境。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联合国研习班青年学员眼里的模拟联合国(7:14)

为增进模拟联合国活动青年组织者对联合国的理解,加强他们对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能力,联合国新闻部今年首次举办了一个模拟联合国讲习班,通过几名来自中国的模拟联合国活动青年骨干的讲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眼中的联合国和模拟联合国活动吧。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由联合国新闻部主办的首个模拟联合国讲习班于8月27日至29日在纽约总部举行。这个面向模拟联合国活动青年领导者的讲习班,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在联合国的实地学习和考察,对包括联合国大会在内的联合国主要机构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最新报告揭示全球小武器贸易额成倍增长的致命原因(7:35)

根据最新发布的《2012小武器问题调查》报告,目前全球每年小型和轻型武器及其零配件和弹药的贸易总额至少高达85亿美元,是2006年估算的40亿美元的两倍多,而导致小型和轻型武器贸易额出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武器贸易的扩张。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践行《联合国宪章》 推进和平与发展(7:31)

今年3月被潘基文秘书长任命为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的瑞典资深外交官扬•埃利亚松于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位现年72岁的联合国“二把手”一如既往保持着自己低调、谨慎和勤勉的个性,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的纷繁工作之中。早些时候,埃利亚松走进联合国电台的演播室,向我们讲述了一些他不为人所知的故事,以及对当前国际热点问题的独到见解。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经济危机下的青年就业面对临时工困境(7:05)

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发布的《2012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报告预测,今年世界各地15至24岁的年轻人当中将有近7500万人面临失业,占该年龄段总人口的约13%,比经济危机前的2007年增加近400万。在如此黯淡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迫选择薪水低又没有任何福利、保障的临时工;这一现象在欧盟、美国等深受危机困扰的地区尤为突出。然而,随着危机持续蔓延,临时工年复一年仍无法正式受聘为永久员工,从而导致不满情绪积聚,不稳定因素增加,成为随时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定时炸弹”。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

世界气象组织呼吁加强国家抗旱政策(7:28)

今年夏天,美国遭遇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干旱伴随着高温肆虐了美国本土一半以上的土地。旱灾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粮食减产、粮价飙升,而且还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为此,世界气象组织与其他联合国机构正在采取积极行动,加紧出台协同一致、切实可行的对策来控制干旱危机持续恶化,同时全力填补几乎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抗旱国家政策缺失的真空。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程浩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