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联合国新闻

【侃侃联合国】打开联合国的正确方式

什么是联合国?
为什么说联合国不能关门?
围绕联合国的谣言为何屡禁不止?
看懂联合国又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今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联合国总站记者徐德智以及国际法领域知名up主小Q不是导盲犬做客侃侃联合国,带你了解打开联合国的正确方式。

音频
35'16"
联合国新闻

【侃侃联合国】“明查”方显秋毫

你是否刷到过这些信息:"联合国开启搬家投票","俄罗斯准备用人民币缴纳联合国会费","联合国偷偷修改加沙伤亡人数"……以上种种,你是照单全收,还是各个击破?

这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天天充斥着社交媒体,不仅博取眼球,还赚取着大量流量。在这样一个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泛滥的时代,专业的事实核查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澎湃新闻旗下的明查栏目负责人做客侃侃联合国,和我们分享如何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做到"明查"秋毫。

音频
15'22"
联合国新闻

【侃侃联合国】黄景瑜:向光而行

今年五月,有“内娱特种兵"之称的青年演员黄景瑜在电影《维和防暴队》中又解锁了一个新的军警类型——联合国警察。

饰演维和警察意味着什么?演完这部戏有何感受?哪一场戏最为惊心动魄?余卫东和狙击手杨震之间是怎样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频繁涉足军警题材的初衷又是什么?

今天,让我们和黄景瑜一起“侃侃联合国”,聊聊电影内外的故事。

音频时长
9'33"
联合国新闻

【侃侃联合国】和平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今年五月,电影《维和防暴队》正式上映,让许多人第一次走进这样一个群体——联合国警察。今天,电影主创以及中国维和警察代表做客《侃侃联合国》,和我们一同聊聊《维和防暴队》台前幕后的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维和往事。

音频
13'43"
联合国新闻

周深:请听见爱的声音

愿风中不再飘来硝烟和眼泪,愿孩子拥有黎明……一曲悠扬壮阔的交响诗《和平颂》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议厅唱响,也同时拉开了2024年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的序幕。而演唱这一曲目的正是中国青年歌手周深。在中文日活动期间,周深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的专访,就《和平颂》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畅谈自己的感受。

音频时长
14'26"
© UNICEF/Andrew Cullen

早期预警是减少灾害风险的关键——专访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空间技术应用处处长王克然

在这个冬季,蒙古国90%以上的地区遭受到“白灾”带来的威胁。虽然该国几乎每年都会经历这种独特的天气现象,但这次的情况似乎尤其严重。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空间技术应用处负责人王克然认为,气候变化无疑加剧了蒙古国“白灾”的强度,而早期预警则是减少灾害风险的关键。他还强调,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及应用,以早日落实联合国提出的《全民预警行动计划》。

音频
4'51"
程琛供图

访“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程琛

全球瞩目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不仅将各国领导人和谈判代表汇集在一起,同时也让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全球气候变化相关议题,寻找这个事关人类生存的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联合国新闻》采访了一位来自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观察员,请听特约记者杜佳对“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程琛的采访

音频时长
10'18"
许望

“青年不再是气候谈判的背景板,而是行动落地的生力军”——对话中国青年气候倡导者许望

12月13日落下帷幕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被认为是自2015年《巴黎协定》通过以来最重要的一届会议。本届会议不仅完成了对气候行动的首次全球盘点,并且就制定“转型脱离化石燃料”的路线图达成了一致。而对于来自中国的青年气候倡导者许望来说,这次会议同样意义非凡,因为这标志着他与气候变化大会共同走过十载。在与《联合国新闻》邹合义的对话中,许望分享了这十年来他本人和广大青年群体在气候议程中的角色蜕变,以及对于推动实现气候目标的切身感悟。

音频
17'
王毅供图

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一盘棋——专访中国专家王毅

在迪拜举行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在明天、12月13日落下帷幕。过去两周的谈判中,重点议题有哪些,谈判最困难的问题集中在哪些方面,而中国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联合国新闻》的黄莉玲采访了参加这次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专家、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

音频
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