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米尔杜拉的一场沙尘暴。

【音频专题】沙尘暴:一种跨越国境的灾害风险

亚太灾害信管中心/Robert Klarich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米尔杜拉的一场沙尘暴。

【音频专题】沙尘暴:一种跨越国境的灾害风险

气候变化与环境

不论是在电影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滚滚沙尘遮天蔽日,吞噬了沿途的一切,将白昼变成黑夜,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沙尘暴会造成多方面、跨部门和跨国界的影响,但全世界对其危害的认识普遍不足。在首个“国际防治沙尘暴日”到来之际,联合国呼吁公众加强相应的风险意识,并在全球和区域层面开展合作,共同应对这一灾害。请听《联合国新闻》邹合义的报道。

沙尘暴的发生是因为风带动的机械过程将地球表面的矿物粉尘卷起到大气之中。在植被稀少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些粉尘的产生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自然现象;但是由于不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和用水方式,人类活动也已成为发生沙尘暴的重要原因。 

沙尘暴过程概述。
《防治荒漠化公约》
沙尘暴过程概述。

影响甚广 

从撒哈拉以南非洲到中国北方,再到澳大利亚,沙尘暴影响到全球151个国家的近3.3亿人。而一场沙尘暴事件可能产生巨大的跨境影响,其范围可超过数千公里。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就在最近一段时间,来自撒哈拉的沙尘已经穿过大西洋抵达加勒比地区,预计这一情况在未来几天仍将持续。 

2009年,仅一场沙尘暴给澳大利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估计在2.29亿至2.43亿美元之间。从2010年到2013年,中国北方因沙尘暴蒙受的损失更是达到近10亿美元。 

国际防治沙尘暴日 

然而,沙尘暴的危害远远超出了经济层面,近年来一些地区沙尘暴出现的频率也大幅增加。为此,“77国集团和中国”向联合国大会共同提交了决议草案,旨在将7月12日设立为“国际防治沙尘暴日”。 

该草案在今年6月未经表决一致通过。当时,古巴代表在介绍草案内容时着重指出加强对沙尘暴认识的重要性。 

古巴代表:“为了采取顽强行动防治和减少沙尘暴,需要更好地了解沙尘暴的多层面严重影响,包括使民众的健康、福祉和生计恶化,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情况加重,毁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地生产力丧失,以及对持续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场沙尘暴在苏丹达尔富尔北部的一处联合国驻地上空形成。(资料图)
达尔富尔混合行动/Adrian Dragnea
一场沙尘暴在苏丹达尔富尔北部的一处联合国驻地上空形成。(资料图)

造成累积效应 

联合国分析认为,沙尘暴对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1个目标及其执行手段造成不利影响;虽然沙尘暴事件通常不会造成大范围或灾难性的实体损害,但这种影响日积月累下来却不容小觑。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在其牵头编写的《沙尘暴简编》中具体指出,在来源区域,沙尘暴破坏作物,杀死牲畜,并剥离表土;在沉积区,通信、发电、交通运输和供应链也会因能见度低和灰尘引起的机械故障而中断。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大气粉尘会引发或加剧人类的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等。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700万人死于糟糕的空气质量,这至少要部分归因于粉尘。 

亚太是重灾区 

全球矿物粉尘的主要来源在北半球,横跨北非、中东和东亚。根据亚太经社委员会的风险评估,亚太地区是世界第二大矿物粉尘的排放区域,包括了四条主要的沙尘暴走廊,即东亚和东北亚、南亚和西南亚、中亚以及太平洋次区域。 

评估发现,印度有超过五亿人暴露于因沙尘暴造成的中等或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之中,巴基斯坦受影响的群体则达到1.73亿人,而伊朗和中国也分别有6200万和4000万人面临同样的问题。 

“源头”与“影响”分治 

为了进一步应对沙尘暴造成的广泛影响,联合国防治沙尘暴联盟于2019年9月成立,以加强全球、区域和次区域层面的合作与协调,尤其是推进联盟成员相互交流知识、数据和最佳做法,促进联合国系统内外对沙尘暴采取有效和一致的行动。 

该联盟强调,沙尘暴来源区域的当地社区受到直接影响,需要采取的行动与数千公里外的受影响社区截然不同。为此,源头减缓和影响减缓活动共同构成了综合性方法,可用于管理沙尘暴在地方到全球范围内所带来的潜在灾害风险。 

在源头减缓方面,利用水土管理措施来保护土壤和增加植被覆盖,可以显著减少来源区域的范围和脆弱性,并降低典型沙尘暴事件的强度,同时有助于促进粮食安全、减贫、性别平等和社区凝聚力;而影响减缓则强调个人、社区和组织以及工商业参与的备灾工作,支持对沙尘暴事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柬埔寨的气候预报员参考早期预警系统的数据。
开发署柬埔寨办事处
柬埔寨的气候预报员参考早期预警系统的数据。

重视预警和监测 

不仅如此,促进性别平等的综合预警和监测也被确定为影响减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联大的相关决议内容中也得到重点体现。 

古巴代表:“我们需要强调在全球和区域两级开展合作,通过加强预警系统和分享预报沙尘暴的气候和天气信息,以管理沙尘暴并减轻其影响。” 

作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联盟的成员之一,世界气象组织早在2007年就建立了沙尘暴预警咨询和评估系统(SDS-WAS),通过研究、运营和用户三方社区构成的国际伙伴关系,提供及时和高质量的沙尘暴预报、观测及相关知识。 

区域气象中心 

而气象组织的沙尘预报服务主要是从专门的区域气象中心获得支持。其中,覆盖亚洲地区的气象中心被设在了中国北京。在中亚,80%以上的土地被沙漠和草原覆盖,因此尤其容易受到咸海盆地扬尘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北部和蒙古南部的戈壁沙漠是另一个沙尘的主要来源。 

气象组织还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设立了一个区域气象中心,用以覆盖北非、中东和欧洲地区。而就在本周,西班牙正在经历高温和沙尘事件的双重影响,该气象中心的预报工作发挥出重要作用。 

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同样认为,这些在实际操作层面做出的努力有助于落实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并将支持在2027年以前实现“全民预警倡议”的目标。 

《联合国新闻》邹合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