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最新消息

联合国第15届生物多样性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其中包括了到2030年要实现的四大目标和23个具体目标。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

专题报道:与自然缔结的和平协定——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12月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圆满落幕,通过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指导世界在2030年之前为解决生物多样性损失及恢复生态系统等问题所需做出的努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这份框架是“人类与自然缔结的和平协定”。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时长
9'30"
在叙利亚东北部哈塞克市,一名女童蹲在运水站旁边。
儿基会/Delil Souleiman

叙利亚人道主义和经济危机加剧,需求不断上升

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裴凯儒(Geir Pedersen)以及联合国紧急救济协调员格里菲思(Martin Griffiths)今天在向安理会通报叙利亚局势时表示,目前该国的人道主义需求急剧上升,达到冲突爆发12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他们强调必须加强人道主义援助,给予叙利亚人民希望。 

在中国上海,行人在新冠疫情期间遛狗。(2021年1月图片)
he zhu/Unsplash

世卫组织对中国新冠重症病例激增深表关切,呼吁继续加强疫苗覆盖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今天在本年度最后一次疫情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中国报告的新冠重症病例不断增加,世卫组织对其疫情的发展表示非常关切。世卫组织专家同时提醒,在没有对高风险人群提供足够保护的情况下,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地方,都会出现相当数量的新冠住院、重症和死亡病例。

由于气候变化,冰盖融化,北极熊的自然栖息地正在消失。
WMO/Karolin Eichier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北极地区 

谈到北极地区,人们脑海里往往浮现的是冰川覆盖、白雪皑皑的一幅景象,很难将其与台风、野火烟雾以及日益增加的降雨联系起来。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2022年北极地区情况报告单》指出,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比全球其他地区都要快,这些气候变化导致的事件正在北极地区真实上演。 

在 22 岁的玛莎•阿米尼 (Mahsa Amini) 在伊朗道德警察的羁押中死亡后,远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们走上街头进行抗议。
Unsplash/Artin Bakhan

人权理事会主席任命伊朗实况调查团成员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主席维勒加斯今天宣布,任命孟加拉国的侯赛因(Sara Hossain)、巴基斯坦的阿里(Shaheen Sardar Ali)和阿根廷的克尔斯蒂维奇(Viviana Krsticevic)担任近期设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况调查团的独立成员。其中,侯赛因将担任调查团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