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专题报道

美国民权领袖杰西·杰克逊
联合国新闻/Matt Wells

专题报道:畅谈种族平等 美国民权领袖杰西·杰克逊主张建立“全球良知联盟”

种族自由在美国各地已经得以建立,但斗争的“下一阶段”涉及全面和平等地获得教育、医疗和发展的机会。这是美国资深民权领袖杰西·杰克逊(Jesse Louis Jackson)上周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一次纪念承认世界非洲人后裔所做出贡献、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活动上发表的谈话。杰西·杰克逊就此呼吁建立一个“全球良知联盟”。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9'5"
一位年轻的利比里亚妇女将利比里亚国旗高举过头顶。青年占该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
联利特派团图片/Staton Winter

专题报道:十五年“蓝盔时代”结束 利比里亚迈向新征程

上世纪80年代末,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爆发了持续多年的内战,造成数十万人丧生、法律和社会秩序全面崩溃。2003年9月,联合国向利比里亚首次派遣维和部队,以监督和平协议的执行。十多年来,在贫穷、疾病、战火、埃博拉肆虐的利比里亚,到处都有联合国维和人员的身影。他们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着迷彩服,脚踏黑色战靴,穿梭在利比里亚各个受冲突影响地区,为利比里亚的和平和战后重建做出重要贡献。2018年3月,这支蓝盔部队正式结束了在利比里亚的任务,这十五年的历程对利比里亚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请听联合国新闻张立的报道。

音频
9'
张弥曼教授在2018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上留影。
欧莱雅企业基金会图片。

专题报道:古生物化石中的科学天地—— 访欧莱雅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

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3月22日在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今年恰逢这一旨在促进女性参与科学的重要奖项设立20周年,因此今年的颁奖典礼格外隆重。来自全世界五大区域的五位杰出女科学家在仪式上荣获了这项殊荣,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张弥曼。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9'16"
澳大利亚与东帝汶3月6日在联合国纽约总部签署了《澳大利亚和东帝汶在帝汶海建立海上边界》条约。
联合国图片/Evan Schneider

专题报道:澳大利亚与东帝汶就海上划界签署协议 开创通过调解机制解决海上争端先河

3月6日,澳大利亚和东帝汶就东帝汶海海上划界问题签署条约,从而为两国几十年来存在的这一有关领土主权的纷争找到了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这一海洋边界条约的签署标志着国与国之间有史以来首次成功地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完成调解程序,从而开创了通过调解机制解决争端的先河。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5'42"
一天下午,27岁的Olivia Nankindu在乌干达一家农场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
世界银行/Stephan Gladieu

迈向光明的未来——四国有望从最不发达国家行列“毕业”

目前全球现存的47个最不发达国家可以说是联合国大家庭中最弱势国家。这类国家不仅普遍贫穷,而且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人力资源存在结构性弱点,不利的地理位置往往使这些弱点更加明显。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根据其下属的发展政策委员会的建议,每三年对最不发达国家名单审查一次,并建议达标的国家从这一名单“毕业”。该委员会3月15日向联大建议,让不丹、基里巴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所罗门群岛四个国家从最不发达国家行列“毕业”。这些国家在增加收入以及提高医疗保健和教育服务可获得性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请听联合国新闻张立的报道。

音频
9'38"
联合国新闻部新闻与媒体司司长姜华。
联合国新闻图片/ 潘相宇

【节目回放】巾帼不让须眉——在联合国工作的几位成功女性对性别平等的思考

联合国是一个世界大家庭。在联合国的各种工作岗位上,无论是维持和平、促进发展还是维护人权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来自不同国度的女性为了实现联合国的奋斗目标而在努力地工作。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我们对其中三位卓有成就的中国籍女性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想借此使大家了解到在联合国工作的中国女性在两性平等的问题上一些所思所想。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10'29"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多学科委员会中国委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艺资料图片。
世界经济论坛图片 / Sikarin Fon Thanachaiary

环境政策应以科学为基础——专访北京大学环境科学教授黄艺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IPBES)是一个成立于2012年的独立的政府间机构。该平台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地球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及其对人类的益处的知识的科学评估,力图通过科学改善政策,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今年3月17日平台的成员国大会将在哥伦比亚的第二大城市麦德林举行。委员会组织全球500多名专家撰写的五份重要的报告也将呈交的成员国。这些报告涉及什么内容,旨在促进哪些方面的政策改变呢? 联合国新闻记者黄莉玲采访了平台多学科委员会唯一的一名中国委员、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黄艺。

音频
9'4"
2018年1月3日,西撒特派团维和司令王小军少将在维和部队的办公室资料图片。
联合国西撒哈拉特派团图片/郭陈平

西撒哈拉远非浪漫之地 ——中国籍联合国特派团司令王小军讲述复杂惊险维和故事

位于非洲西北角的西撒哈拉沙漠在台湾著名作家三毛笔下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因为她和荷西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但通常人们所不知的是,西撒哈拉是一个地位悬而未决的地区,而且这一问题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仅联合国在那里开展政治斡旋和维持和平行动就已经长达26年。西撒哈拉问题是怎样产生的、联合国目前在那里维持和平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西撒问题的政治解决前景如何?西撒特派团维和司令王小军少将最近在接受联合国新闻的黄莉玲的采访时,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西撒故事。

音频
15'39"
针对南苏丹朱巴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第4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组织应急演练。
中国第4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图片/王岸鸿

中国派往南苏丹的维和官兵不辱使命 为国争光——访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代理司令杨超英

南苏丹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根据全民公投,在2011年7月从苏丹独立出来,成立共和国。安理会在南苏丹宣布独立的头一天通过决议, 决定设立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帮助该国巩固和平与安全,并帮助创造发展条件。目前,各国共向南苏丹特派团派出了27支分队,其中中国派遣了一支工兵分队、一支医疗分队以及一个维和步兵营,人数达1055人,是中国派出维和军人最多的任务区。联合国新闻对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代理司令杨超英少将进行了采访,请他对中国派往南苏丹维和人员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音频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