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新冠疫情期间的深圳医务工作者
摄影: 满爱华

【专题报道】新冠疫情下的2020:盘点联合国年度十大新闻

笼罩在新冠疫情下的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这一年,世界各地的人经历生死考验,卫生系统面临空前的冲击,社会不平等突显,形形色色的舆论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虚假信息泛滥,国际风云也变幻莫测。一年来,联合国新闻持续追踪报道了新冠大流行对整个社会的冲击及其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涉及中国、美国、欧洲、拉美、非洲多地。在辞旧迎新之际,联合国新闻精选了十大年度报道,并祝愿世界在2021年可以战胜疫情、更好地恢复。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15'55"
2015年,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以保护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展览,主办方包括意大利和约旦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以及国际刑警组织。
联合国图片/Amanda Voisard

【专题报道】帮助文化财产回归原有国——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

本月初,圆明园马首铜像在海外漂泊一百多年后正式“回家”,使得文物回归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1970年公约》为基础,始终致力于推动文化财产回归原有国,并促进非法占有文化财产的归还工作。在《公约》通过50周年之际,联合国新闻专访了《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埃隆多·阿索莫(Lazare Eloundou Assomo),请他对《公约》的内容和教科文组织的具体工作进行了介绍。请听钱思文的报道。

音频
14'11"
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幅壁画描绘的一位护士。
Unsplash/Matthew Waring

【专题报道】英国报告千例新冠病毒变异病例 世卫组织表示“不必惊慌”

英国东南部地区过去一周新冠病例激增,包括首都伦敦在内的部分地区病例呈现“指数级增长”,而这一态势据称与该国最新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有关。这一消息不仅使英国民众陷入恐慌,同时也令世界其它地区的人们感到不安,人们担心新冠病毒正在发生显著变异,从而引发新的更大规模的传播。世卫组织在12月14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回答相关问题提问时表示: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这种变异还未出现质的改变,因此从疾病传播的角度而言没有带来新的变化。请听联合国新闻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9'9"
联合国也门特使格里菲斯(Martin Griffiths)在访问马里卜期间向新闻界发表谈话。
图片来源:Ismini Palla

【专题报道】仅有一线希望也要做出最大努力——访联合国也门事务特使格里菲斯

在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几场武装冲突和人道危机中,也门局势有其堪称“世界之最”的残酷性:这个国家在五年的冲突中多次濒临饥荒的边缘,是联合国领导的大规模人道援助行动一次又一次地将其拯救,避免了饥荒。联合国同时还在另外一条战线上竭尽全力:努力在冲突方之间进行调解,弥合看似难以弥合的分歧,最终实现和平。领导这项工作的是联合国也门事务特使马丁·格里菲斯(Martin Griffiths)。最近,联合国全球传播事务部副秘书长梅丽莎·弗莱明(Melissa Fleming)在她的播客《夜不能寐》中对格里菲斯进行了采访。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19'18"
“教育不能等待”基金主任亚辛·谢里夫
联合国视频截图

【专题报道】不求成功、但求助人 —— 专访“教育不能等待”基金主任亚辛·谢里夫

新冠大流行对全球教育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各国封城的高峰时期,约有15亿学童受到学校停课的影响。全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龄儿童,即4.63亿儿童,无法在停课期间接受教育。最近,联合国负责全球传播事务的副秘书长梅丽莎·弗莱明(Melissa Fleming)在她的播客《夜不能寐》中对在全球紧急情况和长久危机情况下提供教育资助的“教育不能等待”基金主任亚辛·谢里夫(Yasmine Sherif)进行了采访。请听联合国新闻张立的报道。

音频
12'
罗马圆形大剧场的数字投影,庆祝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75周年。
粮农组织/Alessia Pierdomenico

【专题报道】走出战后饥饿的世界 —— 纪念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75周年 

今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75周年。作为引领全球消除饥饿的联合国专门机构, 粮农组织拥有194个成员国,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开展工作。75年来,全球在消除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生产力和粮食系统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尽管如此,逾20 亿人仍无法正常获得充足、安全、营养的食物,新冠大流行让这一局面进一步恶化。联合国新闻今天带你回顾粮农组织成立之初的故事,及其如何应对二战后的饥饿世界。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9'16"
联合国妇女署在北京王府学校开展的“创建健康校园关系同伴领导力”倡议
联合国妇女署

【专题报道】剖析中国《反家暴法》的立法与实践——专访公益律师吕孝权

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与国度当中,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女性遭受过来自于亲密伴侣的身体或性暴力。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家庭暴力也屡见不鲜。中国为此在2016年推出了针对家暴问题的专门立法,这部《反家庭暴力法》堪称保护妇女权益方面的一座里程碑。但法治的完善并非仅凭一部法律的颁布就能一蹴而就。数千年男尊女卑的思想仍在影响着社会生活、司法执法的方方面面。请听联合国新闻黄莉玲的报道。

 

音频
18'19"
制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国际日宣传画
联合国妇女署

【专题报道】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刻不容缓——联合国纪念“制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国际日”

11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制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国际日”。像往年一样,从这一天开始到12月10日“人权日”,联合国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16天的意识推广和行动倡导活动。在此期间,种种暴力侵害妇女的行为会被昭示于天下,以敦促世人采取行动,保障妇女和女童的人权。今年在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妇女遭受暴力侵害的问题变得更加受到瞩目。请听联合国新闻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10'56"
国际空间站途径日本上空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还有俄罗斯的联盟号和进步号宇宙飞船。
美国国家宇航局图片/Scott Kelly

【专题报道】空间地理技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访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空间应用处处长王克然

近年来,空间技术及其应用加速发展,为各个领域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应对新冠大流行、教育、粮食安全农业、能源、减少灾害风险以及增强抵御力建设方面。这些应用不仅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而且对国家发展的规划和决策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和欧盟的研究表明,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近40%的具体目标取决于地球观测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那么,在面临新冠挑战、贫困以及气候灾难的亚太地区,空间技术如何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亚太经社会11月18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汇集了亚太国家的应用空间技术和地理空间信息如何解决各项挑战的具体案例,联合国新闻就此对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空间应用处处长王克然进行了采访。请听张立的报道。

音频
7'56"
世卫组织日内瓦总部。
世卫组织图片

【专题报道】世卫组织65人感染新冠报道引人关注 实情并非那么耸人听闻

11月16日,美联社一篇题为《内部电子邮件显示世卫组织日内瓦工作人员中出现65例新冠感染病例》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世人广泛关注。作为领导世界抗击新冠疫情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世卫组织理应在防范病毒方面表现一流,如果在自己的组织内都不能做到控制病毒传播,其公信力自然受到极大的损害。当天,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许多记者纷纷就这一问题向世卫组织发问,该组织的几位主要官员对于记者提出的诸多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从他们的解释中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世卫组织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一事并不像新闻报道标题中让人觉得的那么耸人听闻。请听联合国新闻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音频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