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难民营到奥运赛场——挪威籍埃塞俄比亚人布塔的马拉松梦想(4:25)

从难民营到奥运赛场——挪威籍埃塞俄比亚人布塔的马拉松梦想(4:25)

下载

长期以来,联合国难民署一直倡导借助体育的作用来改善难民的生活。对于世界各地千千万万的难民来说,能够参与体育运动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鼓舞力量。在本次伦敦奥运会上,一位代表挪威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前埃塞俄比亚难民的经历,为人们展示了体育的积极作用。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苑星普的报道。

(音响: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挪威代表团入场)

7月27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拉开帷幕。在为期两周的比赛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名运动员将在26个体育项目的大约300个分项目中进行激烈的角逐,为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理想而奋力拼搏。在参加比赛的挪威代表团中,有一名曾经是埃塞俄比亚难民、一年前刚刚获得挪威国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的名字叫尤里格•布塔(Urige Buta)。

(音响:布塔与教练交谈)

三十三岁的布塔出生在埃塞俄比亚。2003年,他的父亲由于政治原因遭到逮捕。出于对自己人身安全的担心,布塔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离开了埃塞俄比亚,后由联合国难民署登记为难民,并辗转来到挪威。布塔在家乡的时候曾代表学校和军队参加比赛,但成为难民之后,一度中止了训练。

布塔:“(英语)我无所事事,每天就是坐着、睡觉、吃饭……我想,为什么我只是坐着呢?于是我想到了跑步。”

在挪威运动员联合会的帮助下,布塔离开了难民营,前往位于首都奥斯陆以西190多英里的海于格松市(Haugesund)定居,运动员联合会还将他引荐给当地的一位资深长跑教练埃尔林•阿斯克兰德(Erling Askland)。

阿斯克兰德:“(英语)我很快就看出他有跑步的天分,从他跑步的方式和姿势来看,我就知道他很有天分。”

在跑步的同时,布塔需要维持生活,他在当地一所学校里找到了一份当管理员的工作,每天早上6点起床,打扫学校的办公室,接下来用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跑步训练,下午3点再回到学校继续工作。由于他的难民身份,布塔不能离开挪威,因此一度无法出国比赛。即使在挪威国内,布塔也只能参加一些赛程安排能够确保他在周日晚上返回海于格松、从而在周一早上6点能够正常工作的比赛。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寒冷的冬季,冰雪覆盖了地面,布塔就在一条一英里长的地下隧道里练习,等待冰雪消融、春回大地……

(音响:跑步声)

在接受阿斯克兰德的指导两年之后,布塔成为了挪威顶尖的马拉松运动员。他在2011年获得了挪威公民身份,并顺利赢得了今年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布塔表示,教练阿斯克兰德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布塔:“(英语)他给了我很多建议,在许多事情上向我提供帮助,我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就像是我的父亲。”

每一个运动员都希望有一天能够赢得金牌,但目前为止最好成绩为2小时零9分钟的布塔对于自己本次伦敦之行有着切合实际的期望,他的目标是进入男子马拉松比赛的前12名。

布塔:“(英语)我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目标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这说起来并不容易,在马拉松比赛中,许多事都有可能发生,但我会竭尽全力。”

(音响:跑步声)

苑星普,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