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地――专访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队政委刘星罡(9:45)

中国维和警察在海地――专访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队政委刘星罡(9:45)

下载

2000年1月12日,中国公安部向联合国驻东帝汶稳定特派团首次派遣15名维和警察,由此揭开了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序幕。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大地震之时,恰好是中国维和警察行动整整走过10周年的特别日子,同时也是中国警察参与海地维和行动6周年。自安理会于2004年4月通过决议设立海地稳定特派团、以平息该国政变后动荡局势以来,中国先后向海地派出了8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和8支由民警组成的维和警队,共计1000余人次。来自北京的刘星罡是于去年11月4日抵达海地的第八支中国赴海地维和警队的政委。

刘星罡:"我们这次是北京市公安局第一次独立组建一支维和警队,派到海地从事维和任务。这次来的警队队员一共是28个人,都来自北京市公安局,有市局的、还有市局下属的各个分局的。现在在海地这边,我们是13个人留在太子港,有4名在警察总部工作,还有9名是在太子港的几个警局做巡逻或者现场交通管理。另外15名同志现在是派到下面各个地区了,现在分了6个点,基本上遍布海地全国各地;他们在主要是给当地的警察作监督、指导和服务的工作。"

在一年前发生的大地震中,海地很多警局和派出所的房屋和设施都受到严重损毁,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刘星罡所在的部门目前主要负责的就是当地警察部门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从设计到工程管理,从现场技术服务到施工检查......以帮助其尽快恢复正常运转。

海地是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去年1月发生的大地震造成20多万人死亡,其中包括8名来自中国的维和人员。灾区随后又接连遭遇"托马斯"飓风以及霍乱疫情的袭击,由总统选举引发的暴力示威活动和骚乱事件也愈演愈烈,导致该国整体安全局势持续恶化。刘星罡表示,这些问题都没有阻碍他报名参与此次维和行动。

刘星罡:"在我们市局发布招募维和警察的通知以后,大家确实有一些担心,包括我本人。但是我想呢,这次维和工作应该是咱们代表首都警察、也是代表中国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当时在来之前对海地任务区也确实不是很了解,因为在国内了解的大部分还是书面信息比较多一些,但是当时还是下定决心想迎接这个挑战,想来锻炼锻炼自己,而且开拓一下视野、长长见识。我家里有老母亲,还有爱人和孩子。包括报名和来之前,我也都给他们讲了这个情况,我是实话实说的,我也希望他们能支持我。家里人也都非常支持,包括我母亲和爱人都非常支持,也没有表示反对,所以我这次来海地还是比较顺利的,没有受到什么阻力。"

海地北部地区去年10月中旬暴发的霍乱疫情日趋严重,全国10个省和首都太子港均出现严重疫情。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死于霍乱的人数已超过3650人,另有超过17万人染病。一些人声称是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尼泊尔维和人员将霍乱病毒带入了海地,并在全国许多地区掀起针对联合国人员的暴力活动。但据刘星罡介绍,这并不是中国维和警队在当地遇到的最危险的情况。

刘星罡:"老百姓有一段时间针对联海团、因为霍乱这个问题还是有一些游行示威行动,主要是在霍乱的发源地,但波及面不是很大,没有波及到太子港,所以我没有直接的感受到。但是现在,应该说针对联海团引起霍乱这件事基本上已经平息了,我感觉。实际上,(说到)游行示威、骚乱活动对我们大家造成威胁(最大的一次)还是这次大选。"

据刘星罡介绍,海地于去年11月28日举行了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大选对于这个多灾多难的加勒比岛国未来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选举期间,仅国际观察团就有60多个,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也加强兵力,为大选提供安全保障,刚刚抵达海地的中国维和警队也参与了此次任务。统计结果公布后,首都太子港等城市相继发生大规模暴力骚乱,抗议执政党在大选中徇私舞弊,要求取消选举结果。暴力示威活动当时不但造成数十人死伤,更对中国维和警队人员的自身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

刘星罡:"在圣马克我们有一名同志,他是参加当地选举点的治安维护活动。他们那个选举点,当天投票大概在4点钟结束以后,他就给我打电话,说他们这个选举点被民众冲击了,然后把所有的选票都给抢走了,然后把他们两个联合国警察逼在一个小房间里面,也没出去。但幸运的是,老百姓没有直接攻击他们。还有一个是在中部的一个的地区,有几名队员从太子港下地区支援,参加选举保卫活动。他们也是被当地的老百姓围到一个院子里边,然后在院子外边有开枪的,还有往院子里扔石头的,其中有一个石头还打中咱们一名队员的防弹背心。当时他们还是很紧张,因为人力啊,包括武装等都不足,如果说老百姓真的要围攻他们的话,还是很危险的。"

刘星罡告诉记者说,虽然维和警队开赴海地之前在廊坊参加集训时,就如何应对游行示威和暴徒的方法专门进行了技能培训与模拟演练,但真正面对上述问题时,其危险性远远超出预计。除了随身配戴的头盔、防弹衣等各种装备有效发挥了保护自身安全的作用,中国维和警队的良好声誉与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直接针对中国警察的攻击事件的发生。

刘星罡:"咱们中国队员整体素质比较高,包括各方面的警务技能,英语的表达能力、队员的组织纪律性都是比较强的。在任务区,我感受到无论是联海团的其他国家的维和警察,包括当地的一些职员,还是普通老百姓,对中国的警察还是态度比较和善的。因为我以前没有出国执行过任务,到海地以后,我第一个感受就是:作为中国人,特别作为中国警察派出来工作,感受还是很自豪的。咱们作为世界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来这儿以后(发现)所有的人对中国还是很尊重的,真跟我预想的不一样。我觉得现在咱们国家强大了以后啊,咱们对外派出的工作的人员在当地也是很有地位的,大家非常受尊重,所以感到非常的自豪,这是到这儿以后比较明显的一个感受。"

刘星罡说,在来海地之前,维和警队成员对当地的严峻安全局势以及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和物资准备,所以只用了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就调整、适应了海地的生活。然而,目前仍然有一个问题对中国维和警察而言是一大主要挑战。

刘星罡:"现在对于中国维和警察来说,我觉得最大的挑战还是法语,因为联海团主要的官员,包括各个部门的领导,包括当地的老百姓啊,还有我们直接打交道的海地国家警察,他们都是说法语。我们虽然英语都比较好,但是到这边以后,从语言沟通上还是有比较大的障碍。包括以后职务的晋升,如果不能讲比较流利的法语的话,也是障碍比较大。我到这儿感觉,其实在工作上直接的障碍还是语言障碍比较大一些,因为咱们中国维和警察应该说在各方面的业务上,包括英语、电脑等这种基本技能上都是很强的,但是由于受到语言这个障碍,确实在发挥自己的能力方面受到一些限制。"

由于工作原因,刘星罡和很多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警察一样,今年都没办法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了。他特别希望通过联合国电台节目向国内的亲友和同事报一声平安,并传达节日的问候。

刘星罡:"想请家里人,包括单位的领导、同事主要让他们放心。我们在这边通过两个月的适应以后,在各方面应该说状态调整的都比较好了。总体的安全形势虽然还有一定的风险,但我们大家警惕性都比较高,也采取了比较充足的防卫措施,请大家不要担心。我们虽然这个春节不能回国和大家一起过年了,我们在这边也会利用春节安排一个警队会的时间,聚在一起,欢度春节,同时也会和咱们中国驻海地商代处的领导和同事们一起欢度这个春节。希望国内的家人不要惦记,我们在这边过得还是比较好的,请他们放心。"

程浩,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