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组织报告:中、印科技迈开大步向前发展(7:03)

教科文组织报告:中、印科技迈开大步向前发展(7:03)

下载

《2010年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由一个国际专家组负责编写,根据丰富的数量及质量指数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报告不仅分章节介绍了世界不同区域的情况,还将巴西、加拿大、中国、古巴、美国、俄罗斯、印度、伊朗、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国作为关注的重点。报告尤其对中国、印度和韩国的科技状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报告指出,2000年至2008年,中国国内研发总支出从人民币896亿元跃升至4616亿元,年均增幅达22.8%;其研发总支出占国内总产值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0.90%升至2008年1.54%。就研究人员的绝对数量而言,中国也正处在超越美国和欧盟的边缘。2002年至2007年间,中国的研究人员数量几乎翻了一番,从81.05万增加到142万,约占全球总数的20%。中国在全球科学产出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按《科学引文索引》统计的科学出版物数量计算,中国所占的比例从2002年的5.2%,上升到了2008年的10.6%,仅次于美国。

报告主要撰写人索特教授(Luc Soete)指出,尽管上述一系列数字令人印象深刻,但要想与发达国家平起平坐,中国仍然还面临着很长的道路。

索特:"2007年,美国的研发开支为3681亿美元,是中国的5.5倍。虽然中国的研究人员在数量上几乎与美国相同,但其研究人员的密度还远低于美国,换而言之,在中国,每1000名劳动力中仅有1.83名研究人员,而在美国,这一指标高达9.40。韩国已达到9.17,几乎可与美国相媲美。"

教科文组织报告指出,虽然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国内研发总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大幅增涨,但韩国在这一方面的进展更为显著:报告指出,由于经济结构仍以非技术密集型为主,中国目前"依然处在追赶阶段"。

索特指出,尽管中国的科学出版物数量可观,但报告指出,其影响力还远远低于美、欧、日三强。

索特:"中国发表文章的引用率约为4.61,仅与印度的水平大体相当;远低于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中国在另一项指标--专利数量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以每千名研究人员所拥有的本国居民发明专利数量计算,2007年,中国仅为22.4项,而韩国和日本则分别达到412.9和204.3项,美国在2006年为63.0项。"

报告指出,韩国是亚洲在全球研发领域的另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该国政府把科学和技术当作成为"先进国家"的关键。报告将韩国形容为"可能是世界上最坚定于发展科学和技术创新(STI)的国家"。韩国的经济增长曾一度依赖于模仿,但它能够在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投资研发对其进行改进。

索特表示,韩国政府对公共部门的研发投资一直稳步增长。

索特:"韩国政府对公共部门的研发投资,从2003年的49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83亿美元。与此同时,韩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私营部门研发投资的刺激方案和税收优惠政策,使其年均增长率在2003至2008年间达到了12.3%。韩国还针对相应需求,使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的数量不断增长。2001年,韩国每1万人中研究人员的数量为37.8,到2007年,这一数字增长为53.1,而且该国政府还计划到2012年将这个数字翻番,使科研人员在每万人中增至100人。2003至2008年间,韩国在美国注册的专利数量增加了99.4%,其总数位居世界第四。"

《2010年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指出,自2005年以来,印度一直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服务出口国,另一方面,印度制药业的营业额也从1980年的3亿美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约190亿美元,其增长主要通过出口和外国公司的外包业务实现。此外,印度公司也已开始投资外国的高科技公司。报告指出,这使得在彻底接管这些外国公司时,印度公司可在一夜之间获得其知识资本。

教科文组织科学政策司司长布雷托(Lidia Brito)指出,与中国相同,印度也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但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增加了近一倍的同时,印度的研发投资率却一直停留在0.8%左右。

布雷托:"虽然工业部门在印度国内研发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从1991年的14%,上升到了目前的28%,但其国内研发总支出的三分之二仍然由政府提供。在印度,政府投资往往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比如国防、航天、信息技术和制药行业,印度各大学在国内研发总支出的投资中仅占约5%。尽管印度人口众多,但其研究人员只占世界总数的2.2%,并且高技能人才还在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此外,由于国外投资者在印度设立的研发中心通过诱人的奖励计划,吸引了该国最优秀的研发人才,使印度国内研发人才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2010年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的前言中指出,为解决世界所面临的错综复杂并不断增长的全球性挑战,区域及国际间的科学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李茂奇,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