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站

《怒放之青春再见》导演卢庚戌在联合国讲述传奇追梦人生(9:15)

7月9日,水木年华成员卢庚戌受邀来到位于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了以”为梦而生’’的全程英文演讲及《怒放之青春再见》电影观摩会。对于卢庚戌而言,这不仅仅是作为一名音乐人和导演的成功,也是对他不断追求梦想的肯定。在观摩会上,他也很开心同许多“粉丝”和看完影片后立即变成的追随者交流了他的创作理念和生活哲学,并同大家一道分享了他的传奇追梦人生。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肖凡的报道。

(现场演唱压混,一生有你)

中国新型可持续城镇化发展之路在联合国得到推广(6:42)

中国的城镇化正迅猛发展,目前城市居民人数达7亿5000万,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增加1亿,届时城镇化率将达到60%。为了使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分享经济社会进步的硕果,并过上具有尊严、安全和健康的生活,中国政府推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措施 。这一思路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与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7月8日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有关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研讨会上,与会代表认为,中国走可持续城镇化发展之路为全球做出了表率,全球正致力于制定和实现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中国的范例值得各国借鉴。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郑南的报道。

专题报道:打击核恐怖主义威胁的有利武器-----核法证学(5:50)

自1995年以来,国际原子能机构记录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约2500起非法使用、运输、持有核材料或其他放射性物质的事件。这一的数字再次说明:在当今世界,发生核战争的可能性或许已经大大降低,但核恐怖主义的威胁却“阴魂不散”。在截获和侦破贩运核材料或其他放射性物质案件的过程中,核法证学(Nuclear Forensics)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将核法证学纳入了其核安全计划,并积极致力于帮助各国加强在运用这一学科方面的能力。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黄莉玲的报道。

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歌手做客联合国(7:53)

中国少数民族侗族是一个擅长歌唱的民族。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侗族大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一批来自贵州省的侗族歌手对联合国进行了访问。联合国电台借此机会请他们就侗族大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等情况进行了介绍。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侗族大歌歌声)

以上是来自贵州省黎平县地扪村的一些歌手在联合国电台播音间里录制的侗族大歌《心心相印》。这些年轻的歌手此次访美主要是到华盛顿参加国际民俗节和到纽约参加亚洲协会举办的侗族大歌专场演出。在纽约停留期间,侗族歌手们利用有限的时间兴致冲冲地来到联合国纽约总部进行了参观访问。

联合国举行全球多语文征文比赛 强调语言多样性的重要作用(8:14)

近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论坛。论坛上,你能看到身穿旗袍用阿拉伯语演讲的中国学生;也能听到来自布基纳法索的学生用中文演讲;还能见到说俄语的加拿大学生。这些年青人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讲别的国度和别的民族的语言。他们有着同一追求:对语言的热爱和对成为全球公民的向往。正是这股热情把他们带到了联合国大会堂。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张静的报道。

(同期声)

人权专家关注武装无人机和自主武器系统 呼吁将保护生命权放在首位(7:19)

近年来,武装无人驾驶飞机已从科幻转变为现实,而自主武器系统也日益令人关注,虽然这种系统尚未得到部署,但一旦投入使用, 用户将以自主方式选择目标进行攻击,而不需要人员干预。联合国法外处决、即决处决或任意处决问题特别报告员海恩斯在最近刚刚结束的第26届人权理事会会议上指出,由于缺乏透明和问责,使用武装无人机将对生命权构成严重侵害。他呼吁人权理事从人权角度对武装无人机的使用问题予以规范,以确保生命权得到保护。同时他还呼吁各国暂停自主武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郑南的报道。

《2014年世界毒品报告》关注吸毒对健康的影响(6:50)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在6月26日“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发布了《2014年世界毒品报告》。这份报告涵盖了全球毒品市场上各类毒品的主要动态,并着重关注吸毒对健康的影响,强调毒品的使用是可以预防和治疗。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黄莉玲的报道。

吸食毒品的代价高昂,它让许多人付出了鼎盛年华,仍至宝贵的生命。根据《2014年世界毒品报告》,2012年全球的毒品相关死亡人数估计超过18万,相当于每一百万15至64岁的人口中有40人因毒品死亡。

“海员日”:向世界贸易的“护航者”海员致敬——访国际海事组织官员李友强(6:55)

6月25日是第四个“海员日”。潘基文秘书长和国际海事组织的秘书长都为此发表致辞,向全世界的海员们表示祝贺和表达敬意。国际海事组织通过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工具,邀请人们书写回答“海员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的字句,来引起人们对海员这一职业和海员生活的关注。联合国电台采访了海事组织官员李友强,请他针对海运对世界贸易的贡献、海员这一职业的特点和工作环境以及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加入海员队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第三届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峰会”筹备工作顺利进行——访联合国副秘书长、峰会秘书长吴红波(7:53)

今年9月,全世界的目光将聚焦在太平洋岛国萨摩亚。联合国将在这里召开第三次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峰会,规划小岛屿国家发展的未来蓝图,帮助他们应对挑战,共享繁荣。6月23日,为期五天的峰会筹备委员会最后一次会议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各成员国就会议成果文件进行最后一轮谈判。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作为会议秘书处,向与会成员国提供支持。在此之前,我们对峰会秘书长、联合国负责经社事务的副秘书长吴红波进行了采访。吴红波详细阐述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需要解决的问题、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和国际社会可以提供的支持。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李茂奇的报道。

国际社会应加倍努力 杜绝切割女性生殖器陋习(9:15)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在全球切割女性生殖器陋习存在较为普遍的29个国家当中,有超过1亿2500万名女童和妇女成为这一陋习的受害者。目前每年约有200万女孩面临同样的危险。6月16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针对这一问题举行高级别讨论会。与会代表呼吁国际社会加倍努力,在女性生殖器切割问题上实施“零容忍”政策,尽快在一代人以内根除这一侵犯女童和妇女权利的陋习。请听联合国电台记者郑南的报道。